香港話劇史(1907-2007)從表層來看,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問題,從深層來看,則是本土化和主體建構的問題。香港話劇百年史述,最重要的有四個發(fā)展趨勢:一是殖民地時期的中國化,二是殖民地時期的世界化,三是回歸過渡期的本土化,四是回歸前后去殖民的主體建構,以及形成多元化的港派話劇風格。其中作為西來藝術,話劇本土化是核心環(huán)節(jié),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中國化,二是本地化。百年香港話劇,是一個從世界化到本土化的過程,創(chuàng)造了華語話劇“全球本土化”的典型個案。全書對香港話劇做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百科全書式的呈現(xiàn),不僅在中國話劇整體格局中論析香港話劇百年的成就,填補國內香港話劇研究的相對空白;而且在華人文藝整體視野內研究香港話劇的發(fā)展問題,探討全球化進程中,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多元整合,香港話劇史所提供的獨特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