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政治的概念

政治的概念

政治的概念

定 價:¥42.00

作 者: (德)卡爾·施米特 著; 劉小楓 編; 劉宗坤 朱雁冰等 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西方傳統(tǒng)·經(jīng)典與解釋·施米特文集
標 簽: 政治 政治/軍事 政治理論

ISBN: 9787208125179 出版時間: 201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9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政治的概念》收入卡爾·施米特經(jīng)典作品三種:《政治的概念》《中立化與非政治化的時代》《游擊隊理論——“政治的概念”附識》?!墩蔚母拍睢纺耸┟滋刈顦酥拘砸彩潜挥懻摰米疃嗟淖髌?,至20世紀末已有15個語種的譯本,因為他在此書中提出了極具爭議性的觀點——政治就是國家之間的生存沖突,就是對敵友關系的劃分?!吨辛⒒c非政治化的時代》是《政治的概念》初版時的附錄,在1933年的修訂版中被取消。1963年重印時,施米特增補了大量注釋,撰寫新序,附加了三篇“增補附論”,成為《政治的概念》一書的定本。同年,施米特發(fā)表《游擊隊理論——“政治的概念”附識》,從19世紀源于西班牙的游擊戰(zhàn)講到列寧尤其是毛澤東對游擊戰(zhàn)理論和實踐的天才發(fā)展,尖銳地提出現(xiàn)代國際政治中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問題;該書副題表明其對《政治的概念》提供了歷史證明?!队螕絷犂碚摗吩凇??11事件”之后更顯意義,現(xiàn)已成為諸多學科的經(jīng)典文獻。本書新增一篇德國漢學家什克爾與施米特關于“游擊隊理論”的對談,展現(xiàn)1960年代末,結合當時的國際形勢,施米特對“游擊隊理論”的再思考。

作者簡介

  卡爾·施米特(Carl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歐洲公法學家。施米特的寫作生涯長達60余年,在20世紀諸多重大政治思想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20世紀的霍布斯”之稱,其思想對20世紀政治哲學、神學思想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其中以決斷論為著;并提出了許多公法學上的重要概念,例如制度性保障、實質法治國,及法律與主權的關系等。施米特出生在德國西部威斯特伐里亞的一個小鎮(zhèn)普勒騰貝格的天主教家庭,從小喜好文學、藝術、音樂、哲學、神學,曾就讀于柏林大學、慕尼黑大學與斯特拉斯堡大學。1910年完成博士論文《論罪責與罪責模式》,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后,施米特一邊研究新康德主義法理學,一邊寫論瓦格納的華彩文章。1916年以《國家的價值與個人的意義》(一文取得教授資格,并發(fā)表了一部從政治哲學角度論詩人多伯勒的長詩《北極光》的專著,從此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政治思想生涯。同年,與塞爾維亞女子帕芙拉·多蘿蒂克結婚。1933年,施米特擔任柏林大學教授,同年,出于諸多策略性的考量,加入納粹黨。“二戰(zhàn)”后,施米特曾被冠以“第三帝國桂冠法學家”的稱號。1933—1936年,施米特擔任普魯士政府成員,享有眾多學術職位,包括著名的《德意志法學家報》主編。1936年后,施米特因其在納粹執(zhí)政前后態(tài)度之轉變,及其入黨甚晚的事實而漸受部份黨政高層質疑,且受到黨衛(wèi)軍機關報《黑衣軍團》的攻擊。戰(zhàn)后被盟軍逮捕并移送至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應訊,卻未被起訴而獲開釋。施米特后因拒絕與西德政府“去納粹化”政策妥協(xié)而被永久剝奪正式任教之權利??v然如此,施米特仍持續(xù)著書立說,對西德公眾輿論以及歐洲左、右翼知識精英發(fā)揮其影響力。施米特以96歲高齡逝世于慕尼黑,葬于故鄉(xiāng)普勒騰貝格,墓碑上銘刻著施米特對自己的蓋棺論定:“他通曉律法?!笔┟滋嘏c馬克斯·韋伯曾有所來往,且深受其影響,部分地繼承了韋伯對現(xiàn)代性批判的論題,其中一個明確的傾向就是對自由主義的批判。但稱施米特為“反自由主義者”,則失之草率,有學者認為施米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是來自自由主義陣營內部的批判。劉宗坤,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美國瓦爾帕萊索大學法學博士,著有《原罪與正義》等書,譯有《政治的神學》《政治的概念》等。曾擔任《維爾帕萊索大學法學評論》(ValparaisoUniversityLawReview)編輯,現(xiàn)為美國伊利諾伊州及聯(lián)邦法院職業(yè)律師、獨立學者。朱雁冰,德語教授,1960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外文系,四川外語學院德語系榮休教授,曾任1986—1992年度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和1992—1996年度高等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還是國際日耳曼學聯(lián)合會(IVG)會員。1980年代在德國沃爾芬比特圖書館作儒家思想在德國的接受(至18世紀末)的專題研究,發(fā)表論文《耶穌會與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萊布尼茨與朱熹》(德文)、《赫爾德、歌德和席勒著作中的儒家思想》(德文)等九篇。譯著涉獵哲學、基督教神學和文學等十幾種,包括《圣言的傾聽者》《基督教理論與現(xiàn)代》《歷史與社會中的信仰》等等。

圖書目錄

編者說明(劉小楓)
政治的概念[1932](劉宗坤譯)
重版序[1963](吳增定譯)
一、國家的和政治的
二、劃分敵友是政治的標準
三、戰(zhàn)爭是敵對性的顯現(xiàn)形式
四、國家是政治的統(tǒng)一體,因多元論而出問題
五、決斷戰(zhàn)爭和敵人
六、世界并非政治的統(tǒng)一體,而是政治的多樣體
七、政治理論的人類學始基
八、倫理與經(jīng)濟的兩極導致的非政治化
1932年版跋
增補附論(李秋零譯)
中立化與非政治化的時代[1929](劉宗坤譯)
一、嬗變的中心領域的階段后果
二、中立化和非政治化階段
游擊隊理論——“政治的概念”附識[1963](朱雁冰譯)
前言
引論
理論的發(fā)展
晚近階段的視角和概念
附錄:與施米特談游擊隊理論(什克爾著/盧白羽譯)
人名譯名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