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八條”是1949年犧牲在重慶渣滓洞、白公館兩座監(jiān)獄里的共產黨員們,通過脫險同志向黨組織提出的一份意見書。主要內容包括:防止領導成員腐化;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切勿輕視敵人;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嚴格進行整黨整風;懲辦叛徒、特務。這八條意見涉及路線方針、思想教育、組織建設、干部作風、工作方法等多個方面,既是革命先烈們對革命斗爭經歷失敗和挫折后的體會總結,也是對切實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提出的殷切希望,字字凝聚著紅巖烈士們的鮮血和淚水,條條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忠誠和寄托。先烈們的這些真知灼見,雖樸實無華,明白簡潔,卻揭示了黨內生活中一些帶規(guī)律性的東西,經受了歷史的檢驗,對于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書作者厲華以報告中的“獄中八條”為線索,在廣泛收集確實的材料基礎上,從羅廣斌提交《重慶黨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的由來開始,依循報告的五個部分對“案情發(fā)展”、“叛徒群像”、“獄中情形”和“脫險人物”展開重述,并將考索重心放在“獄中八條”上,對“獄中八條”逐條做出解讀。同時,本書還運用紀實文學的方式,通過人物形象的真實再現、事件的重現,闡釋了“忠誠、信仰、純潔”的深刻內涵,真實展現了紅巖烈士們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優(yōu)秀品格和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