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倪瓚的生平、著述及身世考辨
第一節(jié) 倪瓚的生平與著述
一、生平
二、著述及版本源流
第二節(jié) 倪瓚身世考辨
一、倪瓚先世自西夏來朝時間考
二、倪瓚姓名考
三、倪瓚別號考
四、倪瓚宗教信仰考
五、倪瓚流寓游蹤考
第三節(jié) 倪瓚的文名與畫名
第二章 倪瓚的詩畫與元代文化
第一節(jié) 多元的元代文化
一、民族性凸顯的元代文化
二、元代文化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jié) 倪瓚之“隱”與元代隱逸文化
一、元代隱逸文化形成的原因
二、隱士、逸士與高士
第三節(jié) 倪瓚之“三絕”與元代文人特質
一、“三絕”內涵的歷史沿革
二、元代文人的“三絕”文化特質
三、元代文人藝術修養(yǎng)普遍走向全面的原因
第四節(jié) 倪瓚之“清”與元代文人雅集
一、倪瓚的清游人生
二、元代文人熱衷雅集的文化背景
三、元代文人雅集的特點
第五節(jié) 倪瓚之“雅”與元代復古思潮
一、倪瓚之“雅”
二、元代復古思潮
第六節(jié) 倪瓚之“潔”與元代的魏晉遺風
一、倪瓚之潔及其人物畫、設色畫
二、元代文人的魏晉遺風
第三章 倪瓚的藝術觀
第一節(jié) 品第:任真與高逸
一、任真
二、高逸
第二節(jié) 主旨:吟詠性情之正
一、性情之正的內涵及淵源
二、浩然之氣與郁律之氣
第三節(jié) 意境:幽深閑遠
一、幽深
二、閑遠
第四節(jié) 風格:古淡天然
一、沖淡和平與古淡天然
二、古淡天然之風的根源
第五節(jié) 表達:舒平和暢
一、舒暢之氣
二、和暢與筆力
第六節(jié) 創(chuàng)作:聊以自娛、不拘一格
一、聊以自娛
二、不拘一格
第七節(jié) 鑒賞:以品論藝
第四章 倪瓚的詩畫匯通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元代詩壇特征
一、宗唐
二、融合
三、包容
第二節(jié) 倪瓚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容
一、主要題材
二、詩歌意象
第三節(jié) 倪瓚詩歌的心態(tài)特征
一、宗教關照下的清心
二、山水外棲息的逸心
三、人世間優(yōu)游的真心
四、遺世中獨立的高心
第四節(jié) 倪瓚的詩歌創(chuàng)作特征
一、聲韻特色
二、篇章結構
三、詩風變化
第五節(jié) 詞曲作品
一、清麗
二、激越
三、別出新意
第六節(jié) 書信與序跋
一、獨特的個性,獨立的思想
二、強調對生命的感悟
三、體制小巧
四、雅致的文風
第五章 倪瓚的詩、畫創(chuàng)作程式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詩、畫創(chuàng)作程式及其互動
一、中國古代詩、畫程式之形成互生
二、中國古代詩、畫程式之內涵互見
三、中國古代詩、畫程式之創(chuàng)作互用
四、詩、畫程式互動的理論基礎和藝術條件
第二節(jié) 倪瓚清逸之詩的創(chuàng)作程式
一、整體與部分的空間關系
二、虛與實的對比關系
三、主與客的關系
四、疏與密的關系
五、開與合的關系
第三節(jié) 倪瓚蕭散之畫的創(chuàng)作程式
第四節(jié) 清逸之詩與蕭散之畫創(chuàng)作程式的融通
一、山林之思營造的空間意識
二、齊物論思想關照下的物我關系表達
三、虛無無為思想的藝術呈現(xiàn)
四、純粹天真境界中的稚筆
第六章 倪瓚與元明文壇
第一節(jié) 倪瓚詩歌的審美傳承
一、慕晉
二、宗唐
第二節(jié) 比較視野中的倪瓚與楊維楨的文學創(chuàng)作
一、比較倪瓚與楊維楨的原因和基礎
二、比較視野中的倪瓚與楊維楨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倪瓚的文學成就、地位和影響
一、倪瓚的文學成就和地位
二、影響
第七章 倪瓚文學作品接受史
第一節(jié) 元代:“詩名傳聞館閣問”
一、詩名重于畫名的效果史
二、以“清逸”、“古雅”為主題的闡述史
三、以題畫詩為中心的影響史
第二節(jié) 明代:“詩以畫掩”的肇始
一、從“詩畫名重海內”到“詩以畫掩”的效果史
二、“詩為人掩”的闡述史
三、以追和《江南春》為主題的影響史
第三節(jié) 清代:為元詩“持其亂”
一、文名與畫名并重的效果史
二、以清貴和清正為核心的闡述史
第四節(jié) 近現(xiàn)代:山重水復
一、山重水復
二、柳暗花明
結語
征引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