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詩歌與政治關系研究目錄目錄
序沈松勤1
第一章緒論
一、 研究目的和意義
二、 相關研究回顧與前瞻
三、 北宋詩歌和政教
四、 研究方法和范圍
第二章北宋科舉罷考詩賦與詩歌轉變
一、 引言
二、 政治上的右文國策
三、 科考內容的重大轉變
四、 科舉改革的政治本質
五、 對熙寧后詩歌的影響
六、 本章小結
第三章北宋詩歌分期和政治關系
一、 引言
二、 宋詩發(fā)展的各家之見
三、 宋詩各期的政治特色
四、 群體關系的政治紐帶
五、 各個時期的詩人群體
六、 本章小結
第四章朋黨之爭與臺諫勢力的關系
一、 引言
二、 黨同伐異的黨爭本質
三、 異論相攪的臺諫品格
四、 對中后期詩歌的影響
五、 本章小結
第五章北宋重要詩案事件和詩歌發(fā)展
一、 引言
二、 烏臺詩案
三、 車蓋亭詩案
四、 崇寧全面文禁
五、 本章小結
第六章北宋政治詩的內容類型和藝術特點
一、 引言
二、 北宋政治詩的發(fā)展歷程
三、 政治內容類型
四、 整體藝術特點
五、 本章小結
第七章沿襲期前后的政治詩
一、 王禹偁的詩風革新
二、 楊億及西昆詩風評議
三、 范仲淹的恢復風雅
第八章嘉祐詩人群的政治詩
一、 引言
二、 務道致用的政治觀
三、 歐陽修
四、 梅堯臣
五、 蘇舜欽
六、 本章小結
第九章新黨詩人群的政治詩
一、 引言
二、 王安石
三、 舒亶
四、 沈括
五、 本章小結
附表:新黨詩人群重要成員行履
第十章蘇門詩人群的政治詩
一、 引言
二、 蘇軾
三、 張耒
四、 秦觀
五、 蘇轍
六、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江西詩人群的政治詩
一、 引言
二、 黃庭堅
三、 陳師道
四、 其他成員
五、 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結論
一、 罷考詩賦與詩歌重大轉變
二、 北宋詩歌分期與詩人群體
三、 詩案事件和詩歌發(fā)展轉向
四、 北宋政治詩的內容類型
五、 北宋政治詩的藝術特點
六、 各詩人群及其政治詩特色
七、 北宋政治詩的定量統(tǒng)計
八、 北宋政治詩的定性分析
參考文獻
后記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