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調不定的文武北洋》從史料入手,掦抉鉤沉,辯證地梳理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發(fā)人所未見,破僵化舊論,對全面認識歷史轉折時期人物的多面性和歷史的復雜性頗有裨益。
《音調不定的文武北洋》介紹了稗官筆記雖非正史,但若善加鉤沉索隱,妥貼安排運用,同樣可照見歷史的身影,以之證史,既可補正史之偏頗與不足,又可作為現(xiàn)代反思的參考,何樂而不為呢?這一類近現(xiàn)代的稗官筆記,一天讀一些,天長日久,居然也讀了許多。積累一富,心中自有見解,自然產生了一吐為快的想法,這本小書,就這樣出現(xiàn)了。從這一角度言之,呈現(xiàn)在廣大讀者面前的小書,當然也就不算“越界”或多余,而是有了作者獨特會心與認識。至于價值么,則不敢自以為是,而必須經歷時間考驗而任人評說。我希望芹獻一得,有助于讀者對民國初期北洋社會人生的認識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