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審計概述 /1
第一節(jié) 審計的性質 /1
考點 1 審計的含義 /1
考點 2 合理保證與有限保證 /1
第二節(jié) 審計要素 /2
考點 3 審計業(yè)務的三方關系 /2
第三節(jié) 審計目標 /2
考點 4 審計的總體目標和審計準側 /2
考點 5 認定的含義 /2
考點 6 認定的類別 /3
考點 7 各類認定與具體審計目標 /3
第四節(jié) 審計基本要求 /4
考點 8 執(zhí)行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 /4
第五節(jié) 審計風險 /5
考點 8 審計風險 /5
第六節(jié) 審計過程 /6
考點 9 審計過程 /6
第二章 審計計劃 /8
第一節(jié) 初步業(yè)務活動 /8
考點 1 初步業(yè)務活動的目的和內容 /8
考點 2 審計的前提條件 /8
考點 3 審計業(yè)務約定書 /9
第二節(jié) 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 /10
考點 4 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應考慮的事項 /10
考點 5 具體審計計劃的內容 /10
考點 6 審計過程中對計劃的更改及對項目組成員的指導、監(jiān)督與考核 /11
第三節(jié) 審計重要性 /11
考點 7 重要性的含義 /11
考點 8 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12
考點 9 審計過程中修改重要性水平 /13
考點 10 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 /14
第三章 審計證據 /17
第一節(jié) 審計證據的性質 /17
考點 1 審計證據的性質 /17
考點 2 審計證據的充分性與適當性 /17
第二節(jié) 審計程序 /19
考點 3 獲取審計證據的具體程序 /19
第三節(jié) 函證 /20
考點 4 函證的決策 /20
考點 5 函證的內容 /20
考點 6 詢證函的設計 /21
第四節(jié) 分析程序 /22
考點 7 分析程序的目的 /22
第四章 審計抽樣 /25
第一節(jié) 審計抽樣的概念 /25
考點 1 審計抽樣的定義 /25
考點 2 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 /25
考點 3 統(tǒng)計抽樣與非統(tǒng)計抽樣 /26
第二節(jié) 審計抽樣的基本原理和步驟 /26
考點 4 樣本設計階段 /26
考點 5 選取樣本階段/26
考點 6 評價樣本結果 /27
第三節(jié) 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應用 /28
考點 7 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應用 /28
第四節(jié) 審計抽樣在細節(jié)測試中的運用 /30
考點 8 審計抽樣在細節(jié)測試中的運用 /30
第五章 信息技術對審計的影響 /36
第一節(jié) 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 /36
考點 1 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 /36
第二節(jié) 信息技術審計范圍的確定 /37
考點 2 信息技術審計范圍的確定 /37
第三節(jié) 信息技術內部控制審計 /37
考點 3 信息技術內部控制審計 /37
第四節(jié) 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和電子表格的應用 /38
考點 4 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和電子表格的應用/38
第六章 審計工作底稿 /39
第一節(jié) 審計工作底稿概述 /39
考點 1 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目的 /39
考點 2 審計工作底稿編制的要求 /39
考點 3 審計工作底稿的性質 /39
考點 4 審計工作底稿的內容 /40
第二節(jié) 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圍/40
考點 5 確定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圍時
考慮的因素 /40
考點 6 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 /40
第三節(jié) 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 /42
考點 7 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期內的更改與歸檔期后的更改 /42
第七章 風險評估 /45
第一節(jié) 審計風險準則概述 /45
考點 1 審計風險準則的特點 /45
考點 2 風險評估的作用 /45
第二節(jié) 風險評估程序、信息來源以及項目組
內部討論 /46
考點 3 風險評估程序 /46
考點 4 項目組內部的討論 /47
第三節(jié)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 /47
考點 5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 /47
第四節(jié)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49
考點 6 內部控制的含義和要素 /49
考點 7 對內部控制了解的深度 /49
考點 8 內部控制的方式 /50
考點 9 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50
考點 10 控制環(huán)境 /50
考點 11 控制活動 /51
考點 12 在整體層面了解內部控制 /52
考點 13 在業(yè)務層面了解內部控制 /52
第五節(jié) 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53
考點 14 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53
考點 15 特別風險 /55
第八章 風險應對 /60
第一節(jié) 針對財務報表層次正大錯報風險的總
體應對措施 /60
考點 1 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與總體應對措施 /60
考點 2 增加審計程序不可預見性的方法 /60
考點 3 總體審計方案 /61
第二節(jié) 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
審計程序 /62
考點 4 進一步審計程序含義和要求 /62
考點 5 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 /62
考點 6 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 /62
考點 7 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 /63
第三節(jié) 控制測試 /63
考點 8 控制測試的含義和要求 /63
考點 9 控制測試的性質 /64
考點 10 控制測試的時間 /64
考點 11 控制測試的范圍 /65
第四節(jié) 實質性程序 /65
考點 12 實質性程序的性質 /65
考點 13 實質性程序的時間 /66
考點 14 實質性程序的范圍 /67
第九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的審計 /70
第一節(jié) 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的特點 /70
考點 1 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涉及的主要業(yè)務活動 /70
第二節(jié) 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70
考點 2 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70
第三節(jié) 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的實質性程序 /72
考點 3 營業(yè)收入的實質性程序 /72
考點 4 應收賬款的實質性程序/74
第十章 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的審計 /82
第一節(jié) 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的特點 /82
考點 1 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的主要業(yè)務流程 /82
第二節(jié) 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83
考點 2 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83
考點 3 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84
第三節(jié) 采購與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85
考點 4 采購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85
考點 5 應付賬款的實質性程序 /85
考點 6 固定資產相關認定的實質性程序 /87
第十一章 生產與存貨循環(huán)的審計 /92
第一節(jié) 生產與存貨循環(huán)的特點 /92
考點 1 生產與存貨循環(huán)的特點 /92
第二節(jié) 生產與存貨循環(huán)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92
考點 2 生產與存貨循環(huán)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92
第三節(jié) 生產與存貨循環(huán)的實質性程序 /98
考點 3 存貨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98
考點 4 存貨監(jiān)盤 /99
第十二章 貨幣資金的審計 /111
第一節(jié) 貨幣資金審計的概述 /111
考點 1 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制度 /111
第二節(jié) 庫存現金審計 /112
考點 2 庫存現金審計目標與相關認定 /112
考點 3 實質性程序 /112
第三節(jié) 銀行存款審計 /114
考點 4 銀行存款審計目標與相關認定 /114
考點 5 實質性程序 /114
第十三章 對舞弊和法律法規(guī)的考慮 /118
第一節(jié) 對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118
考點 1 舞弊的含義和種類 /118
考點 2 治理層、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舞弊的責任 /119
考點 3 風險評估程序(舞弊風險三角理論) /119
考點 4 應對舞弊重大錯報風險(總體層次、認定
層次、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 /120
第二節(jié) 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guī)的考慮/122
考點 5 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122
考點 6 對識別或懷疑存在的違反法律法規(guī)行為的報告 /123
第十四章 審計溝通 /125
第一節(jié) 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的溝通 /125
考點 1 與治理層直接溝通的事項 /125
第二節(jié) 前任注冊會計師和后任注冊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