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陸游:愛國的詩中圣手
02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歷史…
03五代九章
04安史之亂
05江督易主與晚清政治
06跟著渤海小吏讀歷史 兩晉…
07顯正街記憶
08狄青:戴面具的武曲星
09秦漢時期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增…
10宋宴
(宋)范祖禹
《唐鑒》為北宋著名史學(xué)家、政論家范祖禹的一部史論名著。范祖禹協(xié)助司馬光編…
可購
(唐)房玄齡 等撰,吳士鑒,劉承干 注
《晉書斠注》系浙江錢塘吳士鑒所著,共一百三十卷。此書是《晉書》注本中最完…
(清)愛新覺羅·弘歷
《乾隆御批通鑒》,是譯注者輯錄清代官修《御批歷代通鑒輯覽》中乾隆帝的“御…
李剛 著
晚清七十年,在清廷之外,既有底層貧窮民揭竿而起,試圖建立烏托邦式的“天國…
(法)白晉 等著
康熙年間,這些“老老外”們來華,他們以其特殊的身份,走進了神秘重重的紫禁…
柏楊 著
《資治通鑒》是一部濃縮了中國古代政治運作、權(quán)力游戲的歷史巨著,但是它采用…
孫秀玲 著
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一個朝代,一個發(fā)明了印刷術(shù)和火藥的朝代…
陳洪瀾 著
《知識分類與知識資源認識論》把哲學(xué)認識論、方法論和元知識作為知識資源認識…
(晉)陳壽 撰,吳順東 譯
《三國志》是晉代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
戴之昂 著
西行取經(jīng)的拓荒者,是早于玄奘兩百余年的東晉高僧法顯。梁啟超謂:“我國人至…
綦彥臣 著
中國歷史以漢唐為榮耀,但是,唐繼隋而精化科舉,知識分子的產(chǎn)生基本流水線化…
(美)韓書瑞
1774年秋,山東西南地區(qū)數(shù)千名男女跟著一個名叫王倫的宗教首領(lǐng),發(fā)動了一場起…
(美)韓書瑞、羅友枝
概覽性的史學(xué)著作,作者以史學(xué)的分析論說為主要著述方法,同時吸納了社會學(xué)重…
屈文軍
《中國史講座》系列的共九個分冊,按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
楊蕤 著
西夏學(xué)肇興于黑水城歷史文物的發(fā)現(xiàn),歷經(jīng)羅福成、羅福萇、王靜如、聶斯克等中…
朱瑞熙、王曾瑜、姜錫東、戴建國
《宋史研究論文集》是中國宋史學(xué)會召集的“宋代社會國際研討會&…
最經(jīng)典的中國歷史故事集,中國式權(quán)力游戲的教科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采…
可讀可購
金滿樓
《帝國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講述晚清的最后十年,到底是王朝衰世的末日,…
王子今
《文景之治》主要內(nèi)容“文景之治”的成就,體現(xiàn)了開明執(zhí)政的理念,為后世行政…
孫家洲
劉邦在“南宮論功”中所推崇的漢初三杰——張良、蕭何、韓信,在歷史上占據(jù)重…
田靜
元成之世,雖是西漢走向衰落的分水嶺,但卻造就了一批文臣武將、能工巧匠一、…
宋超
后元二年(前87)至黃龍元年(前49)的三十八年間,正是史家樂道的昭宣“中興…
徐衛(wèi)民
未央宮是長安城中最高大的宮殿,由蕭何監(jiān)督修建而成。未央宮規(guī)模之大、殿宇之…
李志慧、李巍
走進未央宮,就掀開了西漢帝國的一部秘史。劉邦在未央前殿規(guī)劃了漢帝國的藍圖…
(宋)汪藻 著,王智勇 箋注
《靖康要錄》十六卷(《四庫全書》題作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記欽宗在儲時…
紫微楊 著
《清室氣數(shù)錄:為中國最后一個王朝算命》從風(fēng)水命理的角度講述清代歷史,從每…
(美)魏斐德
1644年作為先進的文明民族(明朝)被處于半開化狀態(tài)的滿族人滅亡,從此清朝勃…
(晉)袁宏 撰,李興和 點校
臣等謹按:《后漢紀》三十卷,晉袁宏撰。宏字彥伯,陽夏人。太元初,官至東陽…
賈小葉
《晚清大變局中督撫的歷史角色:以中東部若干督撫為中心的研究》為中國社會科…
孟森 著
清一代在人板之初,以板外事實為忌諱。如清太祖名奴爾哈赤,夫人而知之也。然…
林漢達 著
這次與讀者見面的是林漢達先生所著《中國歷史故事集》的五種美繪本,《春秋故…
孟森 撰
這部《明史講義》是孟森先生20世紀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學(xué)授課時的講義。孟森先生…
聶作平 著
公元1644年,中國的大地上,是一幅烽煙四起、血腥彌漫、民不聊生的悲慘場景。…
陳垣 撰
《華化考》的主旨是證明元代“西域人之同化中國”,但這只是作者寫作本書所要…
蕭一山 撰
擺在您面前的這本《清史大綱》,1944年由重慶經(jīng)世學(xué)社出版,次年改由商務(wù)印書…
張劍峰
《大唐百年開國》為“最好看的大唐史系列”的開卷之做,全書以扎實的史料為依…
張波 著
《清宮檔案證史書系》有別于帝王的個人傳記或現(xiàn)在流行的歷史教科書,力圖集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