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思想的碰撞:劉作翔法學演講與對話選

思想的碰撞:劉作翔法學演講與對話選

思想的碰撞:劉作翔法學演講與對話選

定 價:¥88.00

作 者: 劉作翔 著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4412420 出版時間: 2014-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708 字數:  

內容簡介

《思想的碰撞:劉作翔法學演講與對話選》是一本以“演講與對話”為內容的特色鮮明的思想交流與碰撞的著作?!端枷氲呐鲎玻簞⒆飨璺▽W演講與對話選》是劉作翔研究員繼《我之法學觀——劉作翔文章選》(湘潭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思想的碎片——劉作翔法學言論選》(中國法制攔版社2012年出版)、《思想的記錄——劉作翔法學演講選》(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之后出版的第四本法學學術文選著作,組成“劉作翔法學文選四部曲”?!端枷氲呐鲎玻簞⒆飨璺▽W演講與對話選》選擇了九個演講主題,并圍繞著每一個演講主題所展開的在40多所國內外大學法學院校與教師和學生的對話過程。這些對話是作者直接地同聽講者面對面進行交流的過程,也是展開充分的思想交流與碰撞的過程。讀者從書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圍繞一個演講主題在多所院校進行的對話中,聽講者提出的問題鮮有重復,作者認為,這是否從另一個視角證明了人的多元化存在以及人的思想多樣性的客觀屬性。作者認為,世界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思想的多樣性等等,從最終意義上來自于人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存在。人本身就是多樣化的產物。因此,附隨于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等,也就展現(xiàn)出多元性和多樣性,這也造就了大干世界的五彩繽紛和豐富多彩。作為生物學意義上的人可能有很多類同性,但作為精神世界的人更多的可能是差異性、多樣性和多元性。這種差異性、多樣性和多元性既是產生文化沖突的重要的和主要的原因,同時也是解決文化沖突困境的文化寬容和文化包容一理論的人類學基礎。

作者簡介

劉作翔,法學博士?,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教授,法學理論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流動站合作導師,《環(huán)球法律評論》雜志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院級特殊學科“法社會學學科”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首席研究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律社會學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副會長。獲人事部“l(fā)996年度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1997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七部委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層次人選等稱號。2004年被中組部確定為“中央聯(lián)系專家”。2004年入選首批“當代中國法學名家”。從1985年至今,發(fā)表學術文章280余篇,有60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全文轉載和轉摘。出版?zhèn)€人學術著作8部,代表著作是《法律文化理論》(商務印書館1999年出版),《權利沖突:案例、理論與解決機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出版),《我之法學觀——劉作翔文章選》(湘潭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思想的碎片——劉作翔法學言論選》(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年出版),《思想的記錄——劉作翔法學演講選》(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思想的碰撞——劉作翔法學演講與對話選》(方志出版社2014年出版),《法治的路徑——項目研究報告(2001—2006)》(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法理學視野中的司法問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主編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材《法理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后論叢》第一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主編、參編其他著作、教材、辭書、論文集等110多部。獲各級、各類學術獎30多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10多項。主要研究領域有法理學、法社會學、法律文化理論、民主法治理論、法學發(fā)展等。

圖書目錄

代序言法學家的責任
——“第二屆隴籍法學家論壇”主題演講.

演講主題一
規(guī)范體系:一個新體系結構的思考
一 十八大關于政治建設和法治國家建設的總體戰(zhàn)略部署
二 中國法律體系的概念、結構及其基本框架
三 重新認識法律體系的概念及其不足
四 “規(guī)范體系”概念提出的法律和理論根據
五 規(guī)范體系概念中的規(guī)范結構、規(guī)范類型及其新的位階關系
六 法律對習慣和國家政策賦予一定的法律地位并不改變它們原有的性質
七 新規(guī)范類型的確立必須堅持國家法定的原則
八 “規(guī)范體系”中各規(guī)范類型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法律是最高端也是最重要的規(guī)范類型,其他規(guī)范類型起補充漏洞的作用,但并非不重要
九 “規(guī)范體系”與凱爾森規(guī)范理論的區(qū)別
關于“規(guī)范體系”的對話
2012年11月6日在同濟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2年11月7日在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2年11月16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2年11月23日在中山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2年12月22日在西南政法大學法理學專業(yè)演講的評議、提問與回答
2013年4月25日在鄭州大學法學院法理學專業(yè)講座的評議、提問與回答

演講主題二
中國法治進程中的權利沖突與權利平等
一 司法審判中和日常生活中的權利沖突諸類典型案例及其分析
二 權利沖突的幾個理論問題
關于“權利沖突與權利平等問題”的對話
2004年11月9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演講的評議
2004年3月1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法理學論壇”演講的評議、提問與回答
2005年9月22日在西南政法大學沙坪壩校區(qū)演講的評議、提問與回答
2009年10月24日在甘肅政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演講主題三
以案例形式呈現(xiàn)的權利沖突存在(實踐)樣態(tài)及其法律問題分析
一 權利沖突的研究意義、研究價值、研究現(xiàn)狀
二 案例研究的作用及價值
三 以案例形式呈現(xiàn)的權利沖突存生(實踐)樣態(tài)及其法律問題分析
關于“權利沖突案例”的對話
2012年6月5日、12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2年4月17日在西北政法大學法理學專業(yè)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3年4月21日在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3年4月22日在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演講主題四
權利沖突的多樣化形態(tài)
一 權利沖突的多樣化形態(tài)
二 各種不同性質的權利之規(guī)范來源
三 多樣化的權利沖突社會解決機制
關于“權利沖突多樣化形態(tài)”的對話
2013年10月9日在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3年9月22日在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3年10月12日在西北政法大學法理學專業(yè)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3年10月31日在韓國圓光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演講主題五
權利相對性理論及其爭論
一 為什么要研究權利相對性理論及其在中國的研究現(xiàn)狀
二 法國法學家若斯蘭的“權利相對性”理論及其“權利濫用”理論
三 言論自由是絕對權利嗎?——約翰、威爾曼、沃爾德倫的不同觀點
四 關于“絕對權利”的爭論——格沃斯與列文森的觀點
五 權利的限度理論
六 最后的評論
關于“權利相對性理論”的對話
2013年11月28日在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演講的評議、提問與回答
2014年3月9日在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演講主題六
傳統(tǒng)的延續(xù):習慣在現(xiàn)代中國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習慣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代價值
二 《瑞士民法典》第一條的立法背景及其對世界其他民法的影響
三 習慣在中國立法和司法中的新發(fā)展
四 江蘇省姜堰市人民法院實踐中的一些做法
五 對于習慣問題的思考
六 習慣的未來命運
關于“習慣的地位和作用”的對話
2012年12月24日在云南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0年12月21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論壇”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08年11月19日在南京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08年11月20日在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0年5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1年3月11日在西北政法大學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演講主題七
中國司法地方保護主義批判
一 司法獨立的國際標準和中國憲法、法律對司法獨立原則的確認和規(guī)定
二 中國司法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
三 中國司法地方保護主義的具體表現(xiàn)
四 中國司法地方保護主義的危害
五 克服中國司法權地方化的主要思路
關于“司法改革”的對話
2005年5月13日在廈門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05年10月14日在西南政法大學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0年5月10日在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0年6月24日在挪威人權中心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1年6月3日在西北政法大學法理學專業(yè)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演講主題八
現(xiàn)代法律觀念與法治國家建設
一 中國法治國家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應轉移到法律實施的廣闊領域
二 當前中國法律實施的最大障礙是規(guī)則意識的缺乏
三 在法律實施中,培養(yǎng)公民的現(xiàn)代法律觀念是關鍵
關于“法治國家建設”的對話
2010年11月25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廊坊教學基地演講的評議、提問與回答
2010年11月19日在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0年12月17日在珠海市法學會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1年4月20日在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1年5月16日在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2年9月26日在甘肅政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2年9月29日在西北師范大學法學院演講的評議、提問與回答
2012年11月22日在廣東工業(yè)大學政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演講主題九
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法理學問題
一 法理學熱點問題
二 關于法律全球化命題
三 糾紛解決方式
四 如何判斷立法狀況
五 實證研究——法學研究的轉向
六 新類型案件
關于“中國法理學問題”的對話
2005年12月19日在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演講的提問與回答
2012年12月3日在臺灣世新大學法學院的演講與評議

附錄一
《當代中國法學名家》一書中的“劉作翔”介紹

附錄二
劉作翔教授作品目錄(1985~2014.5)
后記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求知與求真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