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東南亞古代文化:整體、多…
02印度與中國
03白石老人自述
04日本學研究 第34輯
05太行記憶:紅旗渠精神口述…
06區(qū)域國別史叢書 俄國史(…
07南開日本研究 2023年第1輯…
08黃文弼所獲西域文書
09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人類…
10大學問·困學卮言:史…
趙永帥
本書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邏輯之態(tài)”“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lǐng)…
楊祥銀,陳鴻超
作為一種以人類歷史活動的主體——“活生生的人…
可購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
《北京皇家園林樣式雷圖檔選編》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北京皇家園林的樣式雷圖檔計…
〔清〕蒲松齡 著
青柯亭刻本是《聊齋志異》的第一個刻本。之后不僅出現(xiàn)了眾多重刻本,如上洋李…
(清)楊芾等著,楊早整理
本書原為“中國近現(xiàn)代稀見史料叢刊”(輯)之一種,先經(jīng)作…
(清)載振 唐文治 著,董佳貝 李文杰 整理…
《英軺日記兩種》含日記兩種,《英軺日記》12卷、《白話演說振貝子英軺日記》…
陳保平 陳丹燕
上海是開放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武康大樓是上海的一座地標性百年建筑,具有…
(清)陳廷焯 著,彭玉平 整理
陳廷焯(1853—1892),晚清著名詞家,常州詞派后學。本次整理,將…
孟憲彝 著;彭國忠 整理
孟憲彝(1866-1924)于清末民初歷任東北路分巡兵備道、吉長道尹、吉林巡按使…
(清)楊懋建著,杜桂萍、任剛 整理
本書收楊懋建《留香小閣詩詞抄》《留香小閣詩附詞》《實事求是齋文抄》詩詞文…
辜鴻銘 著;吳思遠 編譯
辜鴻銘是清末民初著名文人,學貫中西,辜鴻銘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然而面對…
(清)莫友芝 著,張劍 整理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號郘亭,又號紫泉,貴州獨山人?!?/p>
(清)張佩綸 著,謝海林 整理
張佩綸,字幼樵,號蕢齋,直隸豐潤人。他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女婿,同時其本人…
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 編
本集刊論文以中國古代史從魏晉至隋唐史研究為主體,延續(xù)武漢大學唐長孺先生開…
陳生璽等 譯解
“張居正通識時變,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干濟才…
趙學功
自從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美洲開始進入全世界的視野之內(nèi)。不過,哥倫…
[德]文淑德 著,呂澍 譯
本書的主人公孟威廉(Wilhelm Mann, 1916-2012),生于曼海姆的猶太知識分子…
王子今
本書主要介紹了漢代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和文化意義。作者從“漢代絲綢之路民族…
路遙 口述;崔華杰 撰稿
路遙教授出生于1927年,是山東大學目前健在的包含兩院院士在內(nèi)的8名終身教授…
郝春文,游自勇,王義康,武紹衛(wèi),宋雪春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共三十卷,本書是第十九卷。此套書以英國國家圖…
閻崇年
清史學家閻崇年先生傾六十年心血的力作《清朝開國史》(修訂本),分上下卷,…
彭孝軍 著
本書為一部研究清代官修禮書的專著,一方面對其修纂背景與主旨、修纂經(jīng)過、編…
劉進寶
本書為“中亞與絲路文明研究叢書”中一冊,主要介紹了我國西北地區(qū)的歷史、地…
郭連友
《日本學研究》(一九九一年創(chuàng)刊)是我國日本研究領(lǐng)域 早的集刊之一,所刊論…
許進雄
起源于圖繪的中國古文文字,是歷史悠久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一筆一畫中,隱含了…
(老撾)馬哈西拉·維拉馮,努安·…
本書為“亞洲經(jīng)典著作互譯計劃”中老經(jīng)典著作互譯項目首批成果之一,主要敘述…
韓獻棟
本書系統(tǒng)梳理了冷戰(zhàn)結(jié)束以來美朝關(guān)系三十年的發(fā)展歷程,盡可能詳盡地描述了三…
孔凡禮
《三蘇年譜》六十一卷,二百馀萬字,是蘇洵、蘇軾、蘇轍三人的合譜??追捕Y先…
宋玉武
本書以時間為軸,以圖敘史,多角度展現(xiàn)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景象。372張圖片取自泰…
三石五
本書通過“月讀”的形式,將經(jīng)典《史記》拆解為以30天為周…
陸令儀,朱莉 著
《資治通鑒》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編撰,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與司馬遷…
牛冠杰 編
近代三大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捻軍起義持續(xù)的時間長,雖然它沒有建立完備的政權(quán)機構(gòu),…
蘇雪蓮,張瑞利,吳永強 著
《史記》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列于“…
(英國)米里·魯賓
公元500年至1500年間的一千年被稱為歐洲的中世紀,意指古希臘羅馬文明與文藝…
莊存與 著
《莊存與尚書詩經(jīng)學三種箋》包括清代著名經(jīng)學家、常州學派首創(chuàng)者莊存與的《尚…
趙生群 著
《史記》作為“二十四史”之首,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本格局…
李曉嘉 曹培華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