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書中,我們以“藝術”為題,分別從對西北的三種民間藝術的整理和考察、一個當代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手稿以及藝術評論文章展開關于這兩個話題的討論。我們通過文字和圖片,試圖在一定程度上展現這兩種藝術形態(tài),讓讀者自行組織出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同時提供部分藝評家們對當下藝術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和觀點,作為參考。當代藝術才是當下乃至未來藝術世界的主流。于是很多藝術工作者把畫筆扔了,投身裝置和行為藝術的洪流,以此來給自己貼個“當代藝術家”的標簽。然后就誕生了很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作品”,仿佛清末民初那些剪掉辮子的前朝遺老,樣子怪得很,不中不西,說不清是傳統(tǒng)還是現代。站在作品前咂摸許久都搞不明白“當代藝術家”想說什么。這些咂摸不出意思的觀眾就成了那些恨得牙癢的人中的一部分。另外一些,則是不服的,覺得當代藝術根本不是藝術——搞不清當代藝術是什么路數,那干脆就不把你看成是藝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