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成功心理學微笑千年

微笑千年

微笑千年

定 價:¥29.00

作 者: 本性禪師 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禪·心靈·靈性
標 簽: 哲學/宗教 宗教 宗教知識讀物

ISBN: 9787300212838 出版時間: 2015-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9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性禪師認為:至善,是一種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種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種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種處不在時不有的強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這至善,是世俗倫理與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純美也就有了判斷的基本標準。人類,畢竟是世俗的。趨向善,抵近善,需要過程、形式、方法。佛家給我們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聞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此中,慈悲為先。而儒家,給出的道,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進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此間,以仁孝為先。而基督教給的徑,則為——論何事,你們愿意人怎么待你,你們也要怎么待人。此際,以博愛為先。《微笑千年/禪·心靈·靈性》以此種方式,探討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事業(yè),愛戀與婚姻?;貧w這一切的本源,衡量這一切的標準在于我們是否趨向善。我們從書中看到一位禪師在生活中的思考和修行。

作者簡介

  本性禪師,1965年出生于福建霞浦縣1985年出家于江蘇常熟興福寺,剃度恩師為悉明上人1986—1988年就學于南京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1988年受戒于廣東韶關南華寺,授戒恩師為本煥長老1988—1992年就學于北京中國佛學院1992—1996年就學于斯里蘭卡科倫坡凱拉尼亞大學佛學與巴利語研究院,獲文學碩士學位;期間,依止于科倫坡圣法塔寺,依止恩師為維普拉沙拿長老1996年嗣法圓瑛大師的入室弟子明旸長老,為中國漢傳佛教臨濟正宗第42代、曹洞正宗第48代法脈傳人之一1998年任福建省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2000年任霞浦留云寺住持;任福建佛學院院務委員會副主任2002年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理事;作為中國大陸佛指舍利赴臺供奉護送團成員,護送陜西西安法門寺佛指舍利赴臺灣地區(qū)供奉瞻禮2003年任福建省政協(xié)常委、省政協(xié)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作為中國佛牙舍利赴泰供奉護送團成員,護送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赴泰國供奉瞻禮2004年任福州開元寺方丈2005年作為中國佛指舍利赴韓國供奉恭迎團成員,赴韓國恭迎在韓供奉的中國佛指舍利圓滿回歸2006年參加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2007年發(fā)起、策劃、組織“慈航菩薩圣像回歸祖庭暨海峽兩岸和平發(fā)展祈福大法會”系列活動;創(chuàng)辦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長2008年兼任泰寧慶云寺住持2009年參加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當選為全國政協(xié)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委員;應美國洛杉磯十二家寺院聯(lián)合邀請,赴美國做系列禪學講座2012年參加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于斯里蘭卡總統(tǒng)府獲馬欣達?拉賈帕克薩總統(tǒng)親自頒發(fā)的斯里蘭卡總統(tǒng)佛教貢獻獎;應中國國務院僑辦之邀,作為“文化中國?名家講壇”主講人,主講“中國禪”于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2013年應邀于世界佛教徒聯(lián)誼會在泰國曼谷召開的論壇上發(fā)表題為“人間佛教、南北交融、東西對話——論全球佛教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新機遇”的演講2014年應邀參加第二十七屆世界佛教徒聯(lián)誼會大會;創(chuàng)辦福州開元志業(yè)文教慈善基金會并當選理事長2015年于泰國曼谷獲世界佛教徒聯(lián)誼會第二屆世界佛教領袖貢獻獎;于美國洛杉磯創(chuàng)辦漢傳佛教國際文教中心;于泰國曼谷創(chuàng)辦大乘佛教研究中心出版專著:禪思錄:《如何安心》、《如何淡定》、《如何放下》、《如何自在》、《如何解脫》;行腳記:《孤僧萬里行》、《踏破芒鞋》、《蓮開一路》;論文集:《佛教的基本觀點》;譯著(中譯英):《佛陀和他的十大弟子》

圖書目錄

一、珍惜生命中的貴人
二、生生死死為哪般
三、工廠是道場工作是修行
四、欣賞殘缺之美
五、悟時自度
六、人生四季怎么過
七、詩人永不死
八、起點與終點
九、平淡與平凡
十、息滅妄念的三絕招
十一、禪的動脈
十二、生命的前沿與后方
十三、“包容”二字重千斤
十四、禪忍
十五、隨緣自在與知足常樂
十六、要讓夢想快樂飛翔
十七、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的因緣
十八、我的宗派觀
十九、公私分明
二十、惜福積福
二十一、為僧當為釋弘一
二十二、道未遠離
二十三、佛陀的改革
二十四、回不去了
二十五、還回那香與果
二十六、蒲甘的千寺萬塔
二十七、佛教是東方文明的特質(zhì)
二十八、青海塔爾寺的臺階與門檻
二十九、信仰者的墓志銘
三十、慧能禪師的創(chuàng)新
三十一、教育與懲罰
三十二、佛教的養(yǎng)生之道
三十三、三界怙唯戒可恃
三十四、回頭是岸
三十五、修身貴慎獨
三十六、以小博大
三十七、覺知內(nèi)心
三十八、參破愛憎妄情
三十九、禪凈好雙修
四十、心靈的拯救
四十一、微笑千年
四十二、誰在輪回
四十三、挑開死亡的面罩
四十四、禪悟病苦
四十五、喚醒心靈的主人
四十六、粉碎你心中的恐懼
四十七、人生的兩點一線
四十八、佛陀的啟示
四十九、21世紀心靈運動
五十、修行就是休閑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