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中國歷史評論第十輯

中國歷史評論第十輯

中國歷史評論第十輯

定 價:¥58.00

作 者: 王育濟 著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3504384 出版時間: 201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16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為籌備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而編輯的史學文論集。此前已出版九輯,社會反響良好。內容偏重學術研究的思想性、經(jīng)世性與公共性,關注歷史學對價值、秩序與發(fā)展的正向導引,關注歷史學對知識群體與精英階層的影響力;偏重中國史、外國史,或古代史、當代史等不同專業(yè)中彼此互為興趣的話題。原創(chuàng)、轉載、集成并舉。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歷史評論第十輯》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特稿】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世界意義
22屆大會預示著西方中心主義的終結
22屆大會是國際文化格局中的一次重要轉折
22屆大會將凸顯齊魯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圖志】
史以事辭勝——劉大鈞先生為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題詞簡記
【史家與著述】
首屆國際歷史科學大獎得主格魯金斯基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參會論文摘要(一)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與濟南】
山東與濟南:致國際歷史學會主席函
泉文化與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
【碩博論文選刊】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與百年中國:1900-2010》緒論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與全球史研究
【史料整理】
1936:中國與國際歷史學會積極互動的幾則重要史料
百年互動: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與中國學者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與各國政要簡表:整理與求證
【討論會實錄】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與中國歷史學”學術研討會實錄
中國史學走向世界的見證與經(jīng)驗:研討會簡記
第一場學術會議的主持與評論
參加第17、18屆大會的經(jīng)歷與感想
兩度參加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思考
如何構建史學強國?
關于申辦2000年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點滴回憶
22屆大會將給中國史學及中國文化以深刻影響
人文學術正在重新主流化
史學大會與中國形象的重塑
第二場學術會議的主持與評論
22屆大會的籌辦要注意三個方面的結合
借助大會契機,振興中國史學
開一個比較純粹的學術會議
史學大會應積極推進雙向了解
把握契機,走出一條文化創(chuàng)新路線
山東史學會的相關籌備工作
關于籌備會議的幾點建議
第三場學術會議的主持與評論
史學大會與《中國歷史評論》
什么是世界史,什么是全球史?
22屆大會在中國學術史上的意義
回憶大會申辦經(jīng)過
注重史學大會的學術屬性和國際準則
歷史科學大會的宣傳和歷史教育
史學大會的公共影響力與籌備建議
史學大會要重視藝術史研究
國際和平主義?中華史學的百年夢想?——第22屆大會1分鐘宣傳片討論實錄
1分鐘宣傳片的討論深度與文獻價值
第22屆大會1分鐘宣傳片腳本(2015年6月)
1分鐘宣傳片腳本討論會實錄
【學術話題集成】
面向公眾: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媒體呈現(xiàn)與建構
張海鵬:期待“全球視野下的中國”
王建朗:2015——中國史學界的期待
王育濟:第22屆國際史學大會將光大國際主義的學術宗旨
王育濟:籌辦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理念、責任與舉措
王育濟:中國與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百年交集
王學典:對話,文明相處的最好方式
王學典:當今世界正處于重要節(jié)點,歷史再度成為學界焦點
方輝:國際的大會,文化的盛宴
中國與大會:21分鐘視頻專題片解說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