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樂朔和子思的對話
何謂《中庸》
宋儒程朱說《中庸》
《中庸》與《中論》
中不中用的中是《中庸》的中
上論
依文解義先說《中庸》的綱宗
自在從容中道難
入世修行從容中道更不易為
天命之性與地緣人性的異同
形而下的人性與形而上的天性
從人道本位的修行說起
天人之際鬼神之說
論虞舜姬周的受命于天
祭祀和宗教
修道之謂教的治國之道
智、仁、勇的比類發(fā)明
治國平天下的九經
治國九經的補充
下論
反身而誠的真識
《中庸》的頓悟與漸修
天地萬物存在的元始功能
總結圣道內明外用之學--禮贊孔子
結語
附錄一 話說中庸 南懷瑾原著 劉雨虹編整
樂朔和子思的對話
何謂《中庸》
宋儒程朱說《中庸》
《中庸》與《中論》
《中庸》的中
上論
《中庸》的綱宗
自在從容中道難
入世修行從容中道更不易
天命之性與地緣人性
人性與天性
人欲的問題
大小的問題
從人本位的修行說起
君子與小人的不同作風
天人之際鬼神之說
虞舜和姬周的受命于天
祭祀和宗教
修道之謂教與治國之道
五達道與三達德
關于智、仁、勇
治國平天下的九經
治國九經的補充
謀而后動
下論
反身而誠的真識
《中庸》的頓悟與漸修
天地萬物存在的元始功能
圣人之道愚人之行
總結圣道內明外用之學
禮贊孔子的功德
結語
附錄二南懷瑾先生年譜(簡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