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現(xiàn)代英美哲學概述
一、現(xiàn)代英美哲學的歷史演進與理論特征
二、現(xiàn)代英美哲學與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關系
三、現(xiàn)代英美哲學關于哲學性質的理解
第二講 皮爾斯:實用主義準則
一、對笛卡爾主義的批判
二、意義的澄清與皮爾斯準則
三、信念的確立及其方法
第三講 詹姆斯:實用主義的系統(tǒng)化
一、一種新的元哲學視野
二、發(fā)生學意義上的真理觀
三、徹底的經驗主義
第四講 杜威: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
一、對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批判與反思
二、經驗的自然主義
三、工具主義認識論
第五講 弗雷格:現(xiàn)代邏輯與分析哲學之父
一、反心理主義
二、數(shù)理邏輯的構想
三、意義與意謂
第六講 羅素:邏輯原子主義
一、外在關系學說
二、邏輯原子主義
三、摹狀詞理論
第七講 前期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
一、語言是世界的圖像
二、世界的邏輯結構
三、語言的邏輯結構
四、語言的界限與不可說之物
第八講 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
一、語言游戲理論
二、家族相似理論
三、反私人語言論證
第九講 邏輯實證主義
一、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的區(qū)分和拒斥形而上學
二、意義標準與經驗證實原則
三、現(xiàn)象主義、物理主義與寬容原則
第十講 日常語言學派
一、賴爾:心的概念
二、斯特勞森:描述的形而上學
第十一講 波普爾:批判理性主義
一、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批判
二、證偽主義
三、科學發(fā)展的模式
第十二講 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
一、“范式”理論
二、科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模式
三、不可通約性
第十三講 奎因:分析哲學的實用主義轉向
一、批判經驗主義的兩個教條
二、本體論承諾
三、翻譯的不確定性
第十四講 普特南:新實用主義的崛起
一、語義外在論
二、內在實在論
三、事實與價值的融合
第十五講 羅蒂:新實用主義與后現(xiàn)代文化
一、對基礎主義的批判
二、沒有“世界”的真理觀
三、后哲學文化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