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認知科學中的當代爭論

認知科學中的當代爭論

認知科學中的當代爭論

定 價:¥98.00

作 者: [加] 羅伯特·J.斯坦頓,魏屹東 編;楊小愛 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認知哲學譯叢
標 簽: 哲學 哲學/宗教 哲學理論

ISBN: 9787030457134 出版時間: 2015-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認知科學中的當代爭論》探討了認知科學中的8個重要問題:模塊究竟是如何成為心智的、有多少語言知識是天賦的、認知科學是否已經(jīng)表明人類是認知限制的或非理性的、規(guī)則和表征對解釋系統(tǒng)性是否是必要的、意識和感受性是否能夠被還原、認知科學是否需要外在內(nèi)容、感知是否旨在提供準確的表征、心理行為和特殊知識是否可以被分為窄成分和寬成分。對這問題的回答,構(gòu)成了認知科學的重要爭論?!墩J知科學中的當代爭論》適合心靈哲學、認知哲學、科學哲學、認知科學及相關(guān)專業(yè)研究者與學生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加)羅伯特·J.斯坦頓主編;楊小愛

圖書目錄

致謝
叢書序
前言
文章 作者
第一部分 模塊究竟是如何成為心智的?
第一章 心智的集群模塊模型案例
第二章 心智真的是模塊的嗎?
第三章 人類心智是集群模塊嗎?
第二部分 有多少語言知識是天賦的?
第四章 非理性先天論的萌發(fā)
第五章 語言先天論的案例
第六章 論語言的天賦性
第三部分 認知科學是否已經(jīng)表明人類是認知限制的或非理性的?
第七章 認知限制與認知理性
第八章 認知優(yōu)點的有限理性與啟蒙圖景
第四部分 規(guī)則和表征對解釋系統(tǒng)性是必要的嗎?
第九章 認知需要句法而非規(guī)則
第十章 現(xiàn)象與機制:符號系統(tǒng)、聯(lián)結(jié)主義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在更廣視域中的爭論
第五部分 意識和感受性能夠被還原嗎?
第十一章 意識和感受性能夠被還原嗎?
第十二章 意識和感受性無法被還原
第六部分 認知科學到底需不需要外在內(nèi)容?
第十三章 在心智中定位意義(意義何在)
第十四章 語言的而非汽車的意向缺失
第七部分 感知旨在提供準確的表征嗎?
第十五章 感知的目的是提供精確的表征嗎?
第十六章 感知旨在提供準確的表征嗎?——一個反例證
第八部分 心理行為和特殊知識可以被分為窄成分和寬成分嗎?
第十七章 認知能夠被分解為內(nèi)成分和外成分嗎?
第十八章 認知的內(nèi)成分和外成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