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認知傳播學論叢(第一輯)

認知傳播學論叢(第一輯)

認知傳播學論叢(第一輯)

定 價:¥38.00

作 者: 林克勤,嚴功軍 編
出版社: 四川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1487105 出版時間: 2015-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認知傳播學論叢(一輯)》是對認知傳播這一當下新興傳播研究領域進行系統(tǒng)探索的學術論文集,不僅對認知傳播的研究起點、對象、依據(jù)和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宏觀性的學理建構,又對認知傳播的現(xiàn)實實踐進行了微觀性的案例透析,多維度展示認知傳播這一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墩J知傳播學論叢(一輯)》不僅體現(xiàn)了當代學術發(fā)展的必然邏輯,也反映了出版社和學會、各位學者開闊而富有前瞻性的學術視野。

作者簡介

暫缺《認知傳播學論叢(第一輯)》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認知傳播學科的學理建構
一、認知傳播學研究的源起、目的和意義
二、認知傳播學研究現(xiàn)狀與文獻分析
三、認知傳播學研究內容與方法
認知傳播學的宏觀學術視野——視角、依據(jù)、對象和方法
前言從透明傳播觀到體認傳播觀
一、作為一種研究范式和學派、思潮的認知傳播學
二、認知傳播學產(chǎn)生的條件與依據(jù)
三、認知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四、認知傳播學的研究方法
五、結論
西方媒介社會學研究的歷史、現(xiàn)狀與走向
一、媒介社會學的學科范圍
二、媒介社會學的理論淵源:社會學視野下的傳播
三、媒介社會學的十大理論成果
四、媒介社會學的未來走向
“認知傳播”研究的切人點分析
一、現(xiàn)有理論解決不了的“例外”
二、“認知傳播”研究范式探索和設計
三、確立“認知傳播”范式體系
認知傳播學:超學科研究的增長點
一、引言
二、超學科理念的提出
三、傳播學的超學科發(fā)展
四、結語
傳播學研究的認知神經(jīng)科學進路—認知神經(jīng)傳播學展望
一、認知神經(jīng)科學概述
二、認知神經(jīng)科學與傳播學的結合
三、認知神經(jīng)傳播學研究的具體案例
四、認知神經(jīng)傳播學研究的前景
視覺傳播基本元素與電視編輯創(chuàng)新
一、點的強化和弱化
二、有形線條與無形線條的表現(xiàn)力
三、現(xiàn)場版與軸線規(guī)則的簡約化
傳播研究的起點:作為傳播主體的人、人的認知與傳播
一、從認識論的發(fā)展看傳播中人的主體地位
二、人的認知與傳播
三、認知傳播研究對人的異化
認知傳播:融合視野中多元傳播的創(chuàng)新研究
一、學科地位:三重背景奠定認知傳播堅實根基
二、學科框架:三維視野塑造認知傳播研究空間
三、學科范式:二元路徑洞悉認知傳播內在規(guī)律
體驗認知視角下的傳播研究——以CCTV和CNN索契冬奧會報道為例
一、引言
二、新媒體時代學科融合發(fā)展
三、認知視角的傳播研究
四、結語
認知科學在電視傳播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一、傳播語態(tài)的創(chuàng)新應用
二、傳播議程的創(chuàng)新運用
三、大數(shù)據(jù)新聞的創(chuàng)新應用
四、社交媒體的創(chuàng)新應用
五、臺網(wǎng)融合的創(chuàng)新應用
后現(xiàn)代狀態(tài)下的精神交往
一、主體間性與精神交往
二、從生活世界到世界圖景——精神交往的先驗基礎
三、精神交往中的知識傳播與語言游戲
四、精神交往中的意義建構和理解
五、結語
修辭傳播學與災難新聞抒情敘事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設計
二、修辭行為:災難新聞中“求美”與“求真”之悖
三、修辭本質:語境、身份與善意的“勸說”
四、修辭倫理:災難新聞抒情的人性回歸與叛離
五、結論與反思
認知傳播學的理論與實踐
一、概述
二、早期理論回顧
三、后現(xiàn)代哲學和認知語言學
二、中國媒介理論研究的醞釀期(1988—2001年)
三、中國媒介理論研究的成長期(2002—2008年)
四、中國媒介理論研究的成熟期(2009年至今)
五、結語:中國媒介理論研究的展望
社會認知視角下的健康傳播偏向
一、健康傳播中的媒介偏向概述
二、當前健康傳播認知偏向的具體表現(xiàn)
三、社會認知視角下健康傳播偏向的形成機制分析
四、結語
傳播中的“面子”:一種認知的研究視角——從面子理論到禮貌理論再到面子協(xié)商理論
一、社會認知視角下的面子傳播:戈夫曼及其面子理論
二、語言認知視角下的面子傳播:布朗與萊文森的禮貌理論
三、文化認知視角下的面子傳播:丁云珠的面子協(xié)商理論
四、結語
后記
四、認知傳播學
五、結語
公眾社會認知與中國對俄傳播策略思考
一、公眾社會認知與對外傳播效果
二、俄羅斯公眾對中國的社會認知建構
三、中國對俄傳播的“認知缺位”問題
四、中國對俄傳播策略的“認知”思考
中國媒介理論研究的當代鏡像與發(fā)展趨勢
一、研究概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