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萌博士,現(xiàn)在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子、計算機和能源工程學院的教授。他在江西冶金學院獲得冶金本科學位,在浙江大學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他的職業(yè)生涯中有9年在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并且在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電子工程系擔任教授10年。他現(xiàn)在的研究涵蓋了在太瓦級太陽能光伏中的許多課題,包括地球中高豐度的材料作為薄膜電池中的光吸收層和透明電極;采用地球中高豐度的鋁替代晶體硅太陽電池中的銀電極;太陽能級硅和晶體硅組件回收中高能效的電化學提純;用于太陽能電力存儲的太陽能電力電解。他的研究工作展示了無表面態(tài)的Si(100)表面,從而實現(xiàn)了硅上創(chuàng)紀錄的低和高的肖特基勢壘。他的研究工作也為多種化學氣相沉積過程的生長行為開發(fā)了一致的可預測的模型。他在位于紐約奧爾巴尼的SEMATECH下的美國光伏制造聯(lián)盟的建立中起了重要作用。自2006年以來他一直是美國電化學學會21世紀光伏研討會的組織者。宋偉杰博士,現(xiàn)在是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他在清華大學化學系獲得化學本科和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在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從事四年半博士后研究后進入中國科學院工作。他現(xiàn)在的研究涵蓋了薄膜太陽電池和太陽電池共性技術中的許多課題,包括低成本薄膜電池原材料;高效薄膜電池光管理;透明導電薄膜電極技術;光伏玻璃減反射膜技術;光伏分布式和離網式應用技術。迄今為止他在國際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110多篇,授權中國發(fā)明專利3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