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納(Vinod Kumar Khanna)于1975年獲得勒克瑙大學(University of Lucknow)理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古魯格舍德拉大學(Kurukshetra University)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Development,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e of the Porous Alumina Humidity Sensor(《多孔氧化鋁濕度傳感器的研發(fā)、表征與建模》)。1980年4月21日,他加入了CSIR—CEERI固體器件分部。在過去30余年里他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和傳感器等各種固態(tài)設備的設計、制造和表征工作。他一直積極參與薄膜濕度傳感器、高壓TV偏轉晶體管、交流電動機驅(qū)動器的功率達林頓管、快速整流晶閘管、大電流高電壓整流器、中子劑量探測器二極管、功率DMOSFET和IGBT、PMOSFET伽馬射線劑量計、基于微機電系統(tǒng)(MEMS)技術的微傳感器、離子選擇性的場效應晶體管(ISFET)、基于化學和生物傳感器的離子選擇性場效應晶體管、電容性MEMS超聲換能器(cMUT)、聲學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微懸臂、MEMS陀螺儀、MEMS熱板氣體傳感器等不同項目的研究和開發(fā)。康納博士的海外經(jīng)歷包括:1986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IEEE工業(yè)應用學會年會上展示研究論文;1999年,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yè)大學,CSIR—DLR合作項目;2008年,德國庫爾特-施瓦貝測量與傳感技術研究所,CSIR—DAAD交換科學家項目;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無機化學研究所(1nstitute 0fInorganic Chernistry)的印度一俄羅斯工作室,印度代表團成員之一。他著有六本書,其中的《IGBT理論和設計》已經(jīng)在2003年由新西蘭IEEEPress/Wiley—Interscience出版。他還發(fā)表了115篇知名國際/國家級期刊研究論文和會議論文,并且還擁有三項專利??导{博士是印度電氣和電信工程師協(xié)會的會士、印度物理學會(IPA)的終身會員;擔任1PA彼拉尼分會主席,也是印度半導體協(xié)會和印度一法國技術協(xié)會的終身會員。入編《科學工程名人錄》、《亞洲名人錄》等。他的專業(yè)領域是功率半導體器件、MEMS和微傳感器。他在csIR CEERI擔任首席科學家。并為MEMS和微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