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結構復雜工程結構非常規(guī)環(huán)境力學特性與工程應用研究

復雜工程結構非常規(guī)環(huán)境力學特性與工程應用研究

復雜工程結構非常規(guī)環(huán)境力學特性與工程應用研究

定 價:¥68.00

作 者: 金生吉,孔位學,孫一民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384663 出版時間: 2014-12-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37 字數:  

內容簡介

  《復雜工程結構非常規(guī)環(huán)境力學特性與工程應用研究》結合三個工程項目: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施工建設項目、沈陽市迎“十二運”城市道路系統(tǒng)建設項目、河南禹登高速公路工程建設跨越煤礦采空區(qū)項目,通過理論分析和數值仿真及現(xiàn)場觀測等手段,對高速公路穿越礦產采空塌陷區(qū)、核電站取水構筑物和城市立交橋在地震荷載及相應的運營過程中的各種荷載及環(huán)境條件等多種因素分析,揭示了影響土木工程結構穩(wěn)定與安全的主要因素所在,研究結合工程實際應用,為類似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借鑒。《復雜工程結構非常規(guī)環(huán)境力學特性與工程應用研究》以實際工程項目為依托,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具有普適性,可作為工程研究和技術人員的工具書和參考書,也可作為土木、交通、水利工程類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復雜工程結構非常規(guī)環(huán)境力學特性與工程應用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核電站取水構筑物問題研究背景
1.2 構筑物的抗震分析研究現(xiàn)狀
1.3 城市立交橋問題研究背景
1.4 橋梁車載作用及抗震研究現(xiàn)狀
1.4.1 地震反應分析的方法
1.4.2 結構抗震設防方法
1.4.3 橋梁抗震措施和結構振動控制
1.5 下伏采空區(qū)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問題研究背景
1.6 下伏采空區(qū)路基路面研究現(xiàn)狀
1.6.1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區(qū)路基路面病害研究現(xiàn)狀
1.6.2 空間對地觀測技術應用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第2章 核電站取水構筑物設計和施工
2.1 取水構筑物的概念及分類
2.1.1 取水構筑物的概念
2.1.2 取水構筑物的結構分類
2.2 紅沿河核電站工程
2.2.1 工程概況[1]
2.2.2 工程自然地理條件
2.2.3 工程地質條件
2.2.4 氣象條件
2.2.5 工程水文地質條件
2.3 核電取水構筑物設計
2.3.1 取水構筑物的設計標準
2.3.2 取水構筑物的結構設計
2.4 取水構筑物施工
2.4.1 連接段采取明洞施工
2.4.2 取水構筑物施工
參考文獻
第3章 核電站取水構筑物力學特性仿真分析
3.1 地下結構抗震計算方法
3.1.1 地震對結構的影響
3.1.2 地下結構抗震靜力法
3.1.3 取水構筑物結構抗震動力分析法
3.2 取水構筑物動力響應分析理論
3.2.1 動力響應分析基本理論
3.2.2 阻尼的確定
3.2.3 邊界條件的確定
3.2.4 土體本構模型
3.3 取水構筑物建模與施工過程仿真分析
3.3.1 構筑物建模
3.3.2 構筑物施工過程仿真
3.4 取水構筑物抗震仿真分析
3.4.1 模型建立
3.4.2 地震波和振型
3.4.3 仿真結果分析
3.5 取水構筑物滲流分析及海浪沖擊分析
3.5.1 滲流分析
3.5.2 海浪沖擊分析
參考文獻
第4章 取水構筑物流場仿真分析
4.1 流場仿真分析方法
4.1.1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特性[1]
4.1.2 湍流模型[2-6]
4.1.3 取水構筑物實際工況
4.2 高、低潮位取水工況下流場仿真分析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2 計算結果
4.3 維修工況下取水構筑物流場仿真分析
4.4 隧洞內部的沿程損失
4.5 冬季冰凌工況取水構筑物流場仿真分析
參考文獻
第5章 腐蝕對取水構筑物的影響
5.1 海洋腐蝕環(huán)境
5.1.1 海水腐蝕環(huán)境
5.1.2 海洋大氣腐蝕環(huán)境
5.2 海水及海洋大氣腐蝕的影響因素[1]
5.2.1 鹽度
5.2.2 含氧量
5.2.3 CO2、碳酸鹽的影響
5.2.4 溫度影響
5.2.5 海水流速的影響
5.2.6 海生物的影響
5.2.7 干濕交替的影響
5.2.8 光照條件
5.3 工程腐蝕產生的影響
5.4 我國港工、水工工程腐蝕產生的影響
5.5 提高海工耐久性的技術措施
參考文獻
第6章 城市立交無梁板橋設計及施工
6.1 沈陽市二環(huán)路改造工程
6.1.1 改造工程設計依據和設計標準[1]
6.1.2 沈陽市二環(huán)路改造工程概況
6.2 新立堡立交工程設計
6.2.1 總體設計
6.2.2 立交橋工程設計
6.2.3 主要材料要求
6.2.4 施工技術要求
6.3 新立堡立交橋施工
6.3.1 工程總體施工方案
6.3.2 工程重難點
6.3.3 鋼結構梁橋的架設
參考文獻
第7章 地震及車載動力對橋梁影響數值分析
7.1 數值仿真模型建立
7.1.1 數值分析模型
7.1.2 模型約束條件
7.1.3 數值分析參數設置
7.2 立交橋仿真分析
7.2.1 模態(tài)分析
7.2.2 位移結果分析
7.2.3 應力分析
7.3 車載振動的響應分析
7.3.1 模型建立
7.3.2 工況分析
7.4 仿真結果分析
7.5 無梁板橋結構設計、施工及調整
7.5.1 板橋上部結構形式
7.5.2 板橋上部結構配筋設計
7.5.3 橋墩配筋
7.5.4 無梁板橋預應力鋼筋的施工
7.5.5 無梁板橋施工過程中的變更與加固處理
參考文獻
第8章 高速公路安全性評價標準與方法
8.1 高速公路安全性評價的必要性
8.1.1 高速公路安全問題
8.1.2 高速公路道路工程安全性系統(tǒng)、規(guī)范評價的必要性
8.1.3 建立高速公路道路工程安全性評價標準與方法的迫切性
8.2 路基工程安全性評價
8.2.1 路基變形失穩(wěn)影響因素與模式
8.2.2 路基工程安全性評價標準與方法
8.2.3 路基邊坡工程安全性評價標準與方法
8.3 路面工程安全性評價
8.3.1 路面常見病害類型與影響因素
8.3.2 瀝青路面行駛安全性的評價
8.4 隧道工程安全性評價
8.4.1 隧道工程安全性影響因素及其破壞形式
8.4.2 隧道工程穩(wěn)定性判據與安全性評價
8.5 橋梁工程安全性評價
8.5.1 橋梁工程安全性影響因素
8.5.2 橋梁工程的安全性評價標準與方法
參考文獻
第9章 采空區(qū)地基承載力理論與方法
9.1 增量加載有限元法
9.1.1 增量加載
9.1.2 屈服準則的選用
9.2 塑性勢面、屈服面與破壞面
9.3 非關聯(lián)法則下平面應變問題的速度滑移線場
9.4 計算實例
9.5 有限元強度折減法求解地基穩(wěn)定安全系數
9.5.1 計算原理
9.5.2 屈服準則的轉換
9.5.3 計算步驟
9.5.4 與Prandtl理論解的比較
9.5.5 安全系數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10章 采空區(qū)路基路面變形研究
10.1 采空區(qū)煤層預留保安礦柱對路基的影響
10.1.1 煤層采空區(qū)預留保安礦柱對路堤的影響
10.1.2 煤層采空區(qū)預留保安礦柱對路塹的影響
10.1.3 煤層采空區(qū)預留保安礦柱對停車區(qū)路堤的影響
10.2 煤層采空區(qū)保安礦柱按不同回采率開采對路基的影響
10.3 傾斜煤層按不同開采順序開采對路基的影響
10.3.1 傾斜煤層上部開采對路基的影響
10.3.2 傾斜煤層下部開采對路基的影響
10.3.3 傾斜煤層上下部同時開采對路基的影響
10.4 在復雜地質情況下開采對覆巖的影響
10.4.1 斷層上盤開采對覆巖的影響
10.4.2 斷層上下盤同時開采對覆巖的影響
10.5 井露采動、井工聯(lián)采對路基影響分析
10.6 采空區(qū)路基路面設計方法
10.6.1 選線原則及勘察要點
10.6.2 采空區(qū)路基路面一般設計方法
10.7 采空區(qū)路基路面變形協(xié)調設計
10.7.1 變形協(xié)調設計方法
10.7.2 采空區(qū)高填路基設計
10.7.3 采空區(qū)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設計方法
10.7.4 采空區(qū)停車服務場地路面設計方法
10.7.5 采動區(qū)路基路面設計
10.7.6 采空區(qū)浸水路基路面設計
參考文獻
第11章 跨越采空區(qū)路基、橋梁工程方案比選及工后監(jiān)測
11.1 寺溝工程概況
11.1.1 寺溝地形路堤特征與工程概況
11.1.2 跨越采空區(qū)高填路基、橋梁工程及各方案物理力學參數
11.2 跨越采空區(qū)地基梁式橋數值模擬分析
11.2.1 模型建立
11.2.2 數值模擬分析
11.3 跨越采空區(qū)地基剛構橋數值模擬分析
11.3.1 模型建立
11.3.2 數值模擬分析
11.4 跨越采空區(qū)方案比選
11.4.1 模型建立橋梁方案比選標準[3-7]
11.4.2 跨越寺溝采空區(qū)高填路基、橋梁工程方案比選
11.5 InSAR空間對地監(jiān)測技術、監(jiān)測方法與數據的處理
11.5.1 InSAR技術[8-13]
11.5.2 InSAR監(jiān)測方法
11.5.3 InSAR監(jiān)測數據的處理
11.6 InSAR監(jiān)測技術在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變形監(jiān)測中的應用
11.6.1 工程概況
11.6.2 空間監(jiān)測
11.6.3 InSAR技術在公路工程防災中的應用展望
參考文獻
第12章 研究小結
12.1 核電站取水構筑物研究結論
12.2 城市立交無梁板橋研究結論
12.3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下伏采空區(qū)研究結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