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影視藝術電影美術設計語言

電影美術設計語言

電影美術設計語言

定 價:¥88.00

作 者: 全榮哲 著
出版社: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藝術 影視/媒體藝術 影視理論

ISBN: 9787550242616 出版時間: 2016-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影視美術設計方向指定教材。書中對電影美術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歷史、設計要素及制作流程進行了全面梳理,重點圍繞場景設計、人物造型、道具陳設等核心要素做了抽絲剝繭般的細致研究。針對美術設計中關鍵的場景部分,作者輔以國內(nèi)外經(jīng)典影片實例及上百幅圖片一一解析,如《海上鋼琴師》斗琴場景、《金剛》影調(diào)氛圍分析等,還包括大量首次公開的不同風格幕后設計手稿,完整呈現(xiàn)出美術指導的關鍵創(chuàng)作過程。 作為一本兼具學術性和實用性的電影美術設計指南,本書希望能從美術創(chuàng)作思維中,科學歸納出一套獨特的“語言”運用法則,以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參與到專業(yè)制作中。

作者簡介

  全榮哲,1989年8月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電影美術設計專業(yè),現(xiàn)任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是電影美術設計方向學科帶頭人,主講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課程,同時也是北京電影學院現(xiàn)代創(chuàng)意媒體學院視覺藝術系美術設計方向學科帶頭人。發(fā)表多篇電影美術設計與創(chuàng)作理論文章,出版專著《狼圖騰:視覺設計與敘事語言》。 1994年擔任影片《硯床》的美術師,影片榮獲第十六屆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蕞佳美術獎提名?!∑渌麚蚊佬g指導的影片包括:《北緯三十八度線》《大漠殲匪》《漂亮媽媽》《西干道》《天安門》《狼圖騰》《中國推銷員》。

圖書目錄

簡目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電影美術形態(tài)的確立與發(fā)展 第二章視覺化初始階段界面思考 第三章場景設計策略 第四章場景互動元素 第五章人物造型 第六章道具藝術 第七章場景制作流程 致謝 出版后記  目錄 推薦序一 王鴻海 4 推薦序二 周登富 5 前言 12 導論 13 第一章電影美術形態(tài)的確立與發(fā)展 1 1.1 初始化階段 2 1.1.1 早期短片的電影美術潛質 2 人物 2 景觀 3 道具 4 視效 4 1.1.2 喬治·梅里愛:繪畫布景主導空間的時代 4 1.1.3 攝影棚 6 1.2 構筑式布景 9 1.2.1 視點的變化 12 1.2.2 立體空間維度變化 12 1.2.3 視效感 13 1.2.4 動線拍攝 14 1.3 成熟標志 14 1.3.1 語素傳承 15 1.3.2 好萊塢“專業(yè)化體制”的轉型 15 1.3.3 形態(tài)與發(fā)展 16 1.4 界面延伸 16 1.4.1 認知的起點 17 第二章視覺化初始階段界面思考 25 2.1 劇本到視覺轉換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26 2.1.1 美術視角劇本分析 26 設計源流  27 人物信息 29 2.1.2 從文字到視覺語素轉換 29 2.1.3 視覺創(chuàng)作的潛質 34 2.2 換位思考 38 2.2.1 導演的美術意識 38 2.2.2 整體把握—電影美術導演角度宏觀掌控 41 2.2.3 交互的重要性 43 2.3 從美術角度構筑攝影平臺 46 2.3.1 兩種創(chuàng)作形態(tài)的語言滲透 46 2.3.2 構圖的形式 50 2.3.3 空間感三個要素 51 縱深感 51 橫向感 51 場面感 52 2.3.4 了解的終端 52 2.4 視聽語言思考  55 2.4.1 面對的問題  55 2.4.2 視聽形象前期置入 56 2.4.3 外景聲音 57 2.4.4 材料與音質 57 2.5 場景作為表演元素 59 2.5.1 表演空間 59 2.5.2 動線空間 61 2.5.3 作用力空間 63 2.6 電影美術制片觀念 63 2.6.1 工作程序與制片整體計劃推進 63 2.6.2 理解在于合作 64 2.6.3 從制片角度看問題 65 2.6.4 使用與控制預算 66 第三章場景設計策略 69 3.1 場景 70 3.1.1 概念解讀 70 場景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72 情感作為空間媒介 74 3.1.2 基本類型 78 現(xiàn)實主義場景 78 形式主義場景 79 表意場景 80 混合型場景 86 3.1.3 場景的精神世界 86 3.1.4 設計程序分解 90 理論思考 91 設計思考 93 3.1.5 溝通即設計 98 3.1.6 場景設計四種模塊 99 劇本元素 99 延伸元素 101 激勵元素 102 效果元素 103 第四章場景互動元素 115 4.1 場景與畫面 116 4.1.1 從平面到立體造型考察畫面構成 116 4.1.2 結構—支撐畫面的要素 117 4.1.3 場面調(diào)度與畫面 122 4.1.4 導演控制下的畫面風格 122 4.1.5 畫面作為載體 124 4.1.6 數(shù)字場景演示中的畫面構成 125 4.2 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 128 4.2.1 兩種體系的內(nèi)容解讀 132 4.2.2 同步交互效應 133 4.2.3 感知空間 134 4.2.4 兩種作用力的混合效果 134 4.3 場面調(diào)度與動作支點 139 4.3.1 調(diào)度元素 140 人物調(diào)度 140 鏡頭調(diào)度 140 整體調(diào)度 142 4.3.2 場景平面分解 143 場景平面分解現(xiàn)象 144 分解的意圖 144 鏡頭分解的反向思考 145 動作支點 146 場面調(diào)度與動作支點 149 4.4 視覺構成與視覺效果 150 4.4.1 視覺構成 150 表現(xiàn)的形式 150 視覺關聯(lián) 151 規(guī)則導入 152 視覺構成分解 152 4.4.2 視覺效果 167 相關問題瀏覽 168 視效感突出元素 169 4.4.3 視覺效果支撐體系 172 典型形象 172 視覺銳化 173 視覺效果的綜合手段 174 氣氛要素 175 色彩的視效張力 176 第五章人物造型 181 5.1 電影服裝 182 5.1.1 服裝與角色闡釋 182 5.1.2 偽裝—改變角色的魔幻武器 183 5.1.3 服裝的風格 184 5.1.4 時代語言 185 5.1.5 帶入感效果 186 5.1.6 服裝表現(xiàn)元素 186 空間、性格、欲望與服裝的關系 186 角色屬性 188 身份作為符號 189 抽象導入 189 服裝的地域要素 189 個性化設計 189 5.2 電影化裝 191 5.2.1 角色化裝的參考元素 192 個人因素 192 社會因素 192 環(huán)境因素 192 5.2.2 化裝類型 192 特型角色化裝 192 唯美型化裝 193 自然型化裝 194 效果型化裝 194 5.2.3 化裝的整體控制 194 第六章道具藝術 197 6.1 道具 198 6.1.1 作為角色功能 201 6.1.2 從劇本認識道具 202 6.1.3 沉默的語言 203 6.1.4 道具與氣氛 204 6.1.5 場性的締造手段 205 6.1.6 動作道具 205 第七章場景制作流程 209 7.1 前置工作 212 7.1.1 搭景預案的分析 212 7.1.2 確定置景成員 220 7.1.3 景地研究 220 7.2 場景制作 223 7.2.1 制作圖 223 7.2.2 組織材料 224 7.2.3 搭景 226 7.2.4 效果制作 228 7.3 攝影棚搭景 230 7.3.1 圖紙與攝影棚的對位關系 233 7.3.2 格式化景片與地臺 238 7.3.3 畫地線 239 7.3.4 搭平臺 239 7.3.5 立景片 239 7.3.6 天片與光位 239 致謝 245 出版后記 24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