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編 舊著拾粹
中國戲曲本質論——兼及東方戲劇共同特征
中國戲曲史學芻議
明人改本戲文通論
《張協狀元》與“永嘉雜劇”
南戲《西廂記》考
戲曲文獻學導論
《金瓶梅詞話》戲劇史料輯考
西域戲劇文獻綜論
古優(yōu)概說
《風月(全家)錦囊》的來龍去脈
下編 新作選編
古本《琵琶記》說略
中國戲劇文化史上的豐碑——談高則誠對南戲發(fā)展的貢獻
新世紀,新進展,新期望——21世紀初十年高則誠與《琵琶記》學術動態(tài)述評
“溫昆”的歷史啟示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從戲文輯佚看錢南揚先生的治學精神與學術貢獻
惟大學問,是真澹泊——夏承燾先生百年誕辰紀念
潤物細無聲——追憶我的兩位“瑞中”語文老師
善為舊曲翻新聲——記戲曲音樂家傅雪漪先生
琵琶聲聲奏超越——林石城先生的藝術探索步伐
《諸宮調與中國戲曲形成》序
《溫州民間音樂考》序
《溫州明清戲曲瓦當》序與題詩
戲曲學領域的重要成果——關于《中國古代戲劇形態(tài)研究》的筆談
《戲曲文獻學》提要
“咬文嚼字”與“唱念做打”——研治戲曲史學斷想
田螺殼里做道場——從我的第一種書說起
《戲緣》題記
去“永嘉”看京戲名角
沈園、目連戲與魯迅故家
“平中”的校園戲劇
“樣板團”里故人稀
牛津印象
這里有中國戲曲寶藏——探訪西班牙皇家圖書館
“寧澹軒”生涯
“尾聲”:夕陽映照大劇院(代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