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不可避免地使黔山大壑中的各民族藝術地受到沖擊,中國正在經歷西方曾經經歷過的那個“懷著鄉(xiāng)愁的沖動,四處尋找家園”(諾瓦利斯)的世紀,貴州大數據的研發(fā)、高鐵的開通、工業(yè)強省的戰(zhàn)略等,都使深山大壑不再成為保存自身民族文化的屏障,許多文化注定會失去,這也是現代性的宿命。對于中國的文化鄉(xiāng)愁來說,不應只是漢民族的文化,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不單是本民族的文化記憶,也是整個中國文化的構件。因為這些少數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在不斷吸收漢族和各兄弟民族文化之后融合的結果,諸如侗戲等就是典型案例。因而,《黔山秀水中的鄉(xiāng)愁:貴州民族民間藝術研究》對于貴州本土藝術的整理和研究,其意義不止于學術研究,是當今中國鄉(xiāng)愁失落的訴求與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