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第一章 蘇綸初創(chuàng)(1895-1897年)
皇帝朱批:“知道了”
選址青嚦地
狀元辦廠的背景與結局
蘇綸廠名的由來
陸潤庠其人其事
第二章 幾經承租(1898-1924年)
祝承桂首租
費承蔭締約承租
股商收回自辦
源記公司許松春租辦
寶通公司劉伯森接租
第三章 嚴氏執(zhí)掌(1925-1936年)
嚴裕棠謀定而動
掘得第一桶金
嚴氏執(zhí)掌蘇綸
自辦電廠始末
“棉鐵聯營”效應
嚴氏的人事勞工管理
嚴裕棠遇險記
蘇綸廠的汽笛聲
第四章 敵偽摧殘(1937-1945年)
車間成了日軍養(yǎng)馬場
蹊蹺的縱火案
迷茫中的徘徊
蘇綸收回之后
第五章 新中國成立前夕(1946-1949年)
強制接管后的抗爭
一份廠慶菜單的折射
競選立法委員
部分產業(yè)轉移香港
嚴氏的公益善舉
數十次的罷工斗爭
第六章 新中國成立以后(1950-1965年)
政府扶持走出困境
廢除“抄身制”與“拿摩溫”
公私合營
職工福利的改善
“躍進”風潮
第七章 “文革”期間(1966-1976年)
受到干擾
堅持生產
激情與速度
第八章 重新崛起(1977-1986年)
從徘徊中起步
雨催花發(fā)
生產經營活色生香
今天你學了嗎
第九章 破產與終結(1987-2004年)
無奈破產
“新蘇綸”的延續(xù)
第十章 蘇綸情未了(無時間界定)
跳出蘇綸看蘇綸
勞模如云
“三尺車弄”的情懷
悠悠不了情
蘇綸廠名知多少
附錄一 嚴氏三記
嚴裕棠的最后時光
嚴慶祥退休之后
嚴慶齡在臺灣創(chuàng)業(yè)
附錄二 陸文夫與蘇綸廠
與蘇綸的不解之緣
寫蘇綸的兩篇散文
出了名的“陸師傅”
附錄三 蘇綸百年紀事(1895-2004年)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