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中國史理論前沿

中國史理論前沿

中國史理論前沿

定 價:¥89.80

作 者: 王建 著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2013979 出版時間: 2016-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1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學科理論課題“中國史理論前沿”的最終成果,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員集體合作完成。本書以目前學科分類和學科現狀為依據,力求方向全面和重點突出相結合,通史與斷代史、專門史相結合,研究理論和方法示范相結合,入門與提高相結合,主要按中國史二級學科古代史、近現代史、當代史、史學理論、專門史等展開,又兼顧橫向的城市史、區(qū)域史、文化史、醫(yī)療衛(wèi)生史等專門領域。主要介紹近五至十年中國史學界的理論前沿問題,在翔實的敘述中引導理論和方法的突破。結合全書布局,每位作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和研究興趣撰寫相關章節(jié)。

作者簡介

  王健,男,漢族,1965年9月生,籍貫江蘇江陰。歷史學碩士,經濟學博士,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當代史室主任、中國中東學會理事、上海世界史學會理事、上海國際關系學會理事、上海國際戰(zhàn)略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僑務理論中心學術委員、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咨詢專家。

圖書目錄

導語 中國史學科發(fā)展的趨勢與新理論方法
第一章 近年來古代城市史研究的新動向
第一節(jié) 基于考古資料的古代城市史研究
第二節(jié) 為區(qū)域社會史籠罩的古代城市史研究
第三節(jié) 與歷史城市地理合流的古代城市史研究以及城市空間研究
第四節(jié) 古代城市史研究另辟蹊徑:城鎮(zhèn)研究、城市治理、城市生活
第二章 江南史研究的新動態(tài)
第一節(jié) 江南社會經濟史研究的新變化
第二節(jié) 從不同視角、研究路徑考察江南城鎮(zhèn)史
第三節(jié) 專題研究的深入
第三章 近世中國的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
第一節(jié) 國家與社會視野下的民間信仰研究
第二節(jié) 民間信仰與地域社會共同體:作為方法的民間信仰研究
第三節(jié) 民間信仰與日常生活
第四節(jié) 民間信仰與制度性宗教
第五節(jié) 對于未來研究趨勢的瞻望
第四章 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的國家構建問題
第一節(jié) 基層政權與稅收體系
第二節(jié) 警察制度與社會控制
第三節(jié) 公共利益與公意
第五章 中國近代國家與地方關系:英語學界的觀察
第一節(jié) 從晚清到民初:現代國家政權建設
第二節(jié) 南京十年:集權與自治
第三節(jié) 結語:“對分模式”
第六章 近代外交史研究新取向
第一節(jié) 走向世界:“國際化的民族主義”與“文明國化”
第二節(jié) “廢約”之外有“修約”
第三節(jié) 中央與地方的外交互動
第四節(jié) 強調連續(xù)性的貫通視野
第五節(jié) 建立于文獻批判之上的實證取向
第七章 從“社會治理”看中國現代史
第一節(jié) 商會史研究
第二節(jié) 職業(yè)協會研究
第三節(jié) 國家與社會的互動:法律視角
第八章 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關系研究
第一節(jié) 聚焦該問題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節(jié) 最新觀點與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
第三節(jié) 代表學者與文獻
第四節(jié) 前景展望
第九章 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
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
第二節(jié) 研究取向
第三節(jié) 學科形態(tài)
第四節(jié) 發(fā)展趨勢
第十章 海外中國當代史研究現狀及特點
第一節(jié) 回顧與總結
第二節(jié) 動向及特點
第十一章 想象、敘事與文化的再發(fā)現:新社會文化史的方法拓展及理論反思
第一節(jié) 從年鑒學派到超越年鑒學派:社會史的文化轉向
第二節(jié) 新社會文化史的三種模式
第三節(jié) 新社會文化史的理論反思
第十二章 中國大學史的研究取向與方法
第一節(jié) 中國大學史與近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
第二節(jié) 中國大學史與近代中國的“地方性知識”
第三節(jié) 突破“北大神話”:探尋近代中國大學敘事的另一種可能
第十三章 中國城市史研究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jié) 研究概況
第二節(jié) 中國城市起源、特征與分類研究
第三節(jié) 單體城市、類型城市與區(qū)域城市研究
第四節(jié) “沖擊—反應模式”與口岸城市研究
第五節(jié) 城市比較、通論性研究與中外學術互動
第十四章 時空維度與城市史研究的新趨向
第一節(jié) 聚焦城市史研究中時空維度的背景
第二節(jié) 理論觀點與方法
第三節(jié) 代表學者與相關文獻
第四節(jié)前景與展望
第十五章 中國交通史學的研究成就與發(fā)展前景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交通史
第二節(jié) 鐵路交通史
第三節(jié) 水上交通史
第四節(jié) 不足與機遇
第十六章 租界法制史研究的現狀與拓展空間
第一節(jié) 學術回顧
第二節(jié) 學術現狀
第三節(jié) 學術趨勢及相關問題
第十七章 城市地理學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jié) 經驗主義
第二節(jié) 實證主義
第三節(jié) 行為主義
第四節(jié) 結構主義
第五節(jié) 人本主義
第六節(jié) 后現代主義
第七節(jié) 時間地理學
第十八章 “數字歷史”的最新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jié)“數字歷史”的概念
第二節(jié)“數字歷史”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數字歷史”是一種研究方法,還是一個研究領域
第四節(jié) 數字時代的歷史書寫與表現形式
第十九章 中國器物文明研究的理論動態(tài)分析
第一節(jié) 中國器物文明研究的緣起與意義
第二節(jié) 近代器物作為研究重點的確立
第三節(jié) 研究動態(tài)與主要成果
第四節(jié) 前景與價值
第二十章 醫(yī)療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jié) 醫(yī)療社會文化史的學術回顧
第二節(jié) 殖民醫(yī)學史
第三節(jié) 身體史與社會性別
第四節(jié) 醫(yī)學與物質文化
第五節(jié) 醫(yī)患關系
第六節(jié) 醫(yī)療社會文化史的前景展望
第二十一章 口述歷史研究: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jié) 導言
第二節(jié) 口述史學基本理論
第三節(jié) 口述史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口述史研究代表論著與學者
第五節(jié) 前景展望
第二十二章 全球衛(wèi)生外交研究:范式、議題與進路
第一節(jié) 公共衛(wèi)生的全球化與全球衛(wèi)生外交研究
第二節(jié) 全球衛(wèi)生外交研究的議題
第三節(jié) 全球衛(wèi)生外交的研究路徑
第四節(jié) 中國代表學者與相關文獻
第五節(jié) 結語
第二十三章 后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歷史學及后后現代主義的脈動
第一節(jié) 從現代主義/現代性到后現代主義
第二節(jié) 后現代主義歷史學
第三節(jié) 寫歷史:歷史三構、重歸敘事
第四節(jié) 后后現代主義
第二十四章 西語世界中國研究的典范轉移
第一節(jié)從法國漢學到美國中國學
第二節(jié)從人文學科到社會科學
第三節(jié)從中國失敗論到中國崛起論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