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周易》“群經之首”的地位。以及中國文學一貫的尊經傳統。無論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理論的建構還是文藝批評之中,引《易》以自重都有其必要性。此外,“《易》包眾理,事事可通”,《周易》在六經之中具有闡釋彈性。所以,藝術家談文論藝“援《易》以為說”也有了可能性。歐陽修、蘇軾、楊萬里除了文人身份之外,也是宋代易學家,分別著有《易童子問》《東坡易傳》和《誠齋易傳》?!端未娜说囊讓W與詩學》即以歐陽修、蘇軾、楊萬里等人為研究對象。聚焦于他們的易學與詩學之間的關系?!端未娜说囊讓W與詩學》還就朱熹所提出的“文人之經”“懦者之經”的觀點以及由此而來的“文人之易”與“儒者之易”的差異作一辨析。提出從解易方法上說,“文人之易”具有“以文解易”的特點;從易學思想角度來說?!拔娜酥住本哂小靶味隆钡奶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