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孔子君子人格內涵及其現代價值/001
二 論楊簡的儒學觀/009
三 《易傳》中的人文智慧與“自然”關系/023
四 顏鈞的平實之學/032
五 高攀龍的佛教觀及其儒學本色/048
六 生活儒學:當代儒學開展的基本方向/058
七 百年來儒學開展方向主要論說及評論/064
八 宋明新儒學“儒佛合一”說之檢討/075
九 當代儒學開展的三個向度/088
十 儒家思想的當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091
十一 當代儒學的五種形態(tài)/101
十二 論宋儒重構儒學利用佛教的諸種方式/125
十三 儒家思想中的自然主義/141
十四 書院能否孵化出大師?
/152
十五 人文儒學:儒學的本體形態(tài)/155
十六 “人文儒學”何以可能/175
十七 國學研究的三大課題/190
十八 怎樣看儒家思想的普適性/205
十九 王國維的儒學范疇詮釋及其范式意義/211
二十 儒學的傳承與開新——以熊十力釋“理”為例/223
二十一 儒學傳道的四種方式/240
二十二 方東美生態(tài)思想及其意蘊/248
二十三 性理與事理:宋明儒與清儒的分界/261
二十四 當代儒學流派的基本格局及其走向/271
二十五 生生:儒家思想的內在維度/287
二十六 當代儒學的四大使命/304
二十七 百余年來儒學的宗教性訴求及其不同意蘊/312
二十八 儒家榜樣教化論及其當代省察——以先秦儒家為中心/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