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文化比較領域,人們長期以來趨向于混淆,或于有意無意間忽略了普世、劃一、共同三個概念間的差異而將其視為同義詞或近義詞。在《論普世》中,朱利安教授圍繞普世主義的由來、內涵,與之相關的理論問題和前人的重要觀點,對這一概念進行了梳理,力圖使讀者對普世主義的產生、發(fā)展有—個清晰客觀的認識。西方對普世價值的追尋可以回溯到希臘城邦時代,經過羅馬帝國下的公民意識與基督教宣揚的普世主義,至今仍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之間的趨同不可避免,作者在分析普世概念時見證了另一種危險傾向——“劃一”,后者對文化多樣性和人的個性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在普世主義和劃一傾向外,朱利安教授充分發(fā)揮思想的獨創(chuàng)性,提出了第三個概念——“共同”,反對文化中心主義,呼吁不同文化間的平等溝通和資源共享,而后從總體上對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話提出了自己的理性看法,其論述表現出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和文字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