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德里達與歐洲思想經典的對話

德里達與歐洲思想經典的對話

德里達與歐洲思想經典的對話

定 價:¥78.00

作 者: 李永毅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世界哲學 哲學 哲學/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477590 出版時間: 201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37 字數:  

內容簡介

  《德里達與歐洲思想經典的對話》中作者選擇了歐洲思想史上六個重要階段(古典時期、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時期、19世紀和20世紀)的十四位杰出思想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艾克哈特、但丁、蒙田、盧梭、康德、黑格爾、克爾凱郭爾、馬克思、尼采、索緒爾和胡塞爾,深入探討德里達在其著作中對他們的解讀,并結合學術界的評析和自己的理解,比較德里達與他們的異同,以提供觀察德里達和這些思想經典的多種視角。這場思想之旅表明,德里達一生都在與傳統(tǒng)對話,他涉及的議題也都是歐洲哲學、政治學、神學、倫理學、文學的核心議題。他總是從側面、邊緣進入傳統(tǒng),在不同文本之間的裂隙,在同一文本的不同接受時刻的裂隙,在論證和辯解的空白處尋求意義,這種策略使得傳統(tǒng)呈現出令人驚訝的豐富性和生命力。

作者簡介

暫缺《德里達與歐洲思想經典的對話》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德里達的遺產
1.1 身前身后名
1.2 越界的寫作
1.3 播撒的文本
1.4 分裂的影像
1.5 風格的秘密
1.6 共時與歷時
第2章 真理與倫理:德里達與柏拉圖
2.1 差異、延異和起源的追尋
2.2 虛淵、創(chuàng)世和閱讀的邏輯
2.3 書寫、藥和修辭的魅惑
2.4 知識、德性和哲學的倫理
2.5 信仰、科學和無宗教的宗教
2.6 結語愛柏拉圖,更愛真理
第3章 形而上學的自解構:德里達與亞里士多德
3.1 隱與顯:時間概念的自解構
3.2 內與外:語言概念的自解構
3.3 特殊與普遍:文學概念的自解構
3.4 因與果:倫理概念的自解構
3.5 同與異:主體概念的自解構
3.6 結語德里達的自解構
第4章 上帝、圣經與閱讀的寓言:德里達與奧古斯丁
4.1 預表論與意義的預定
4.2 懺悔體與閱讀的雙重性
4.3 關系神學與內置的讀者
4,4圣經的難度與閱讀的倫理
4.5 意義之錨與文本之網
4,6上帝創(chuàng)世的悖論與作者/作品的關系
4.7 結語劇本與表演
第5章 朝向上帝的否定之路:德里達與艾克哈特
5.1 延異與上帝源的異同
5.2 否定神學的獨特形態(tài)
5.3 上帝源的解構特征
5.4 告別與回歸上帝
5.5 結語荒野與應許之地
第6章 語言與信仰:德里達與但丁
6.1 文學與欺騙
6.2 真理與自欺
6.3 承諾與信仰
6.5 語言與翻譯
6.6 延異與意義
6,7結語巴別塔的多米諾效應
第7章 結構的悖論:德里達與蒙田
7.1 異域想象與中心置換
7.2 千面謊言與語言困境
7.3 遜位作者與隱秘操控
7.4 法律權威與神秘暴力
7.5 神圣友誼與政治倫理
7.6 結語殘余的恐懼
第8章 起源的夢想和補替的邏輯:德里達與盧梭
8.1 旋律、和聲與虛構的自然
8.2 語音、書寫與區(qū)分的力量
8.3 文明、野蠻與傲慢的偏見
8.4 自我、他人與變幻的邊界
8.5 法律、暴力與公正的可能
8.6 結語公正的夢想
第9章 準超驗與新啟蒙:德里達與康德
9.1 理性的疆界與宗教的來源
9.2 上帝的道德證明與原初信仰
9.3 不可理解的律令與無法決定的決定
9.4 無目的的美與無源頭的藝術
9.5 形式偏好與歷史判斷
9.6 結語德里達的康德模式
第10章 絕對知識的瓦解:德里達與黑格爾
10.1 希臘與希伯來:哲學的暴力
10.2 時間與非時間:兩種公正觀
10.3 深坑與金字塔:虛妄的語言等級
10.4 署名與作者:確定性的消失
10.5 死亡與辯證法:普遍機制
10.6 結語傲慢的遺產
第11章 在深淵邊緣:德里達與克爾凱郭爾
11.1 哲學、科學與文學
11.2 反諷、沉默與主體
11.3 信仰、宗教與未知
11.4 他者、責任與倫理
11.5 法律、公正與決定
11.6 結語深淵的意義
第12章 彌賽亞精神與幽靈性:德里達與馬克思
12.1 彌賽亞體系與彌賽亞精神
12.2 目的論時間與彌賽亞時間
12.3 幽靈性與驅鬼行為
12.4 未來的民主與新國際
12.5 結語馬克思遺產的歷史性
第13章 向未來敞開的哲學:德里達與尼采
13.1 漂泊的文本與闡釋的危險
13.2 多元的主體與多重的聲音
13.3 債、寬恕與倫理學的革新
13.4 學術、現實與教育的使命
13.5 超人、他人與思想的未來
13.6 結語“或許”與“彌賽亞精神”
第14章 符號學的解構之維:德里達與索緒爾
14.1 虛幻的語音與語音中心論
14.2 普通符號學與書寫學
14.3 符號、隱喻與形而上學
14.4 共時符號學與政治經濟學
14.5 符號系統(tǒng)的外部因素與意識形態(tài)分析
14.6 結語共時性的陷阱
第15章 知識與意識溯源:德里達與胡塞爾
15.1 發(fā)生與結構:知識的問題
15.2 在場與缺席:時間的問題
15.3 表達與表示:語言的問題
15.4 獨白與對話:意識的問題
15.5 范例與樣例:歐洲的問題
15.6 結語建構的世界
第16章 德里達的啟示
16.1 不可解結之解
16.2 有為利,無為用
16.3 關系與網絡
16.4 中心與邊緣
16.5 中國的傳統(tǒng)之殤
16.6 傳統(tǒng)的歷時性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