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燉箋注》嚴格按照明代嘉靖十二年周藩刻本《誠齋錄》分為:《誠齋集》四卷、《誠齋新錄》一卷、《牡丹百詠》一卷、《梅花百詠》一卷、《玉堂春百詠》一卷。箋注部分由題解、注釋兩部分構成。題解主要依據拙著《朱有燉年譜長編》及相關歷史文獻、文人筆記等考證創(chuàng)作時間、交游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注釋則在前此基礎上,結合相關歷史文獻對詩中字詞、意象、典故、民俗、文化予以釋義疏證,對詩句在特定語境下所衍生的思想意蘊進行解讀,對憲王創(chuàng)作意圖給予合理的評析。集后附筆者所見憲王佚詩、文多篇。集前序言在明初政治環(huán)境、不同文體創(chuàng)作情況以及文學思潮等大視閾下,稽考明清兩代文人學者著錄評介,對憲王詩、文、詞的價值、地位、意義作了較為充分、詳實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