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是196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高校首批國際問題研究機構之一,原名伊斯蘭國家研究所,1978年改為今名。研究所以中東歷史研究為主,與現(xiàn)狀研究相結合,為國內中東研究領域很早的博士點(1986年)?,F(xiàn)為省重點學科,設有世界史博士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及四個碩士點:世界史,專門史(宗教史),國際關系學,宗教學。研究所下設四個研究室,即中東歷史研究室、中東經濟研究室、中東宗教文化研究室和中東國際關系研究室。1999年,研究所列入教育部211工程立項。中東所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東文明史、當代中東政治與國際關系、宗教史和南亞研究,在中東史研究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2001-2006年,研究所共爭取到國家科研課題8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教育部項目3項,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省教育廳項目9項。其中,“當代中東問題與我國戰(zhàn)略對策研究”為2004年度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也是本年度西部爭取到的唯一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