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黃金、美元與權力:1958~1971年的貨幣、安全和美國國際收支的政治/1
經濟政策、戰(zhàn)略和政治/11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再思考/13
不同的冷戰(zhàn)/17
本書概覽/20
第一章 布雷頓森林與戰(zhàn)后國際貨幣關系/23
布雷頓森林計劃的缺陷/29
美元作為儲備通貨的困境/32
布雷頓森林體系與“調整”過程/35
布雷頓森林體系與流動性問題/37
布雷頓森林體系在艱難中起步/38
第二章 承諾的成本:艾森豪威爾、歐洲與美國的國際收支危機/43
從信心到擔憂:20世紀50年代末的美國國際收支赤字/47
戰(zhàn)略與金融之間的張力/53
1960年的黃金危機/62
安德森—狄龍代表團的失利/70
戰(zhàn)略與金融之間的沖突:美元、柏林及靈活反應/75
艾森豪威爾對肯尼迪提建議/81
第三章 冷戰(zhàn)中的黃金戰(zhàn)役:肯尼迪的國際貨幣政策/85
不情愿的君主:肯尼迪與國際收支,1961~1962年/91
美國的貨幣政策與德國:補償的來源/94
國際貨幣政策:財政部VS.經濟顧問委員會/100
與法國的緊張局勢/109
德斯坦與法國的國際貨幣政策/115
肯尼迪政府內部針對貨幣改革的爭論/125
第四章 改革、限制還是重新部署?:1963年的國際收支以及法德反抗/140
審視美國對歐洲的政策/142
對國際貨幣政策的評價/148
艾奇遜和鮑爾VS.狄龍和麥克納馬拉/154
肯尼迪與麥克納馬拉對靈活反應的迷思/164
重新部署部隊、補償與德國問題/172
聯(lián)邦德國與黃金戰(zhàn)役/177
橫跨大西洋的討價還價/185
第五章 林登·B.約翰遜接手:與戴高樂的斗爭及1964~1966年的改革提議/189
十國集團的流動性研究以及凱森報告/191
戴高樂的攻擊以及美國的回應/195
美國的新路徑/204
特別提款權談判與黃金問題/208
英鎊在1964~1966年遇到的麻煩/212
第六章 保衛(wèi)歐洲還是保衛(wèi)美元?:1964~1967年的貨幣與安全/218
美德貨幣合作與補償協(xié)議的破裂/222
貨幣—安全協(xié)議破裂/230
聯(lián)邦德國的反應/237
艾哈德—約翰遜峰會/242
美國和聯(lián)邦德國面臨的危險/246
三方會談,第一部分:1966年9~12月/249
三方會談,第二部分:1967年1~5月/258
第七章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英鎊貶值與1968年的黃金危機/269
英鎊貶值/271
法國、美國和黃金總庫/278
美國、德國與國際收支/282
1968年的國際收支計劃/287
3月份的黃金危機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292
黃金危機之后:體系能否維持?/296
小 結/299
第八章 尼克松與全球貨幣關系的新時代/302
尼克松接手/305
康納利在財政部/311
結 語 無法建立一個帝國/319
附錄A 對數據的分析:分解美國1960~1961年的國際收支/327
如何為美國的赤字提供融資?/330
附錄B 表與圖/335
參考文獻/346
譯后記/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