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羅伯特·埃里克森(Robert C.Ellickson) 美國當代杰出的財產和城市法學者,耶魯大學法學院沃爾特·梅耶財產和城市法講席教授(2015年榮休)。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權、城市規(guī)劃和法律與社會規(guī)范三個領域,在上述領域皆有經典作品傳世,也是被引用多的學者之一。他早年就讀于奧柏林學院、耶魯法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城市與區(qū)域規(guī)劃系。自1970年起,埃里克森教授先后執(zhí)教于南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和耶魯大學,在1988年轉至耶魯法學院任教后,常年講授已經成為耶魯法學院經典課程的“財產法”。埃里克森是美國法律經濟學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會員,并擔任協(xié)會主席(2000-2001年),曾獲得該協(xié)會授予的羅納德·科斯獎章,系繼波斯納、卡拉布雷西、史蒂文·薩維爾后第四位獲此殊榮的學者。埃里克森教授還擔任過美國法律協(xié)會財產法重述項目的顧問,并且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埃里克森教授還是英文拼字游戲Scrabble的愛好者,世界錦標賽成績進入過前二十名?!稛o需法律的秩序:相鄰者如何解決糾紛?》是埃里克森教授的代表作,出版于1991年,曾于1996年獲得美國法學界三年一度的考爾夫圖書大獎,自2003年中文版出版以來,在中國法學界也產生了廣泛而且深遠的影響。譯者簡介:蘇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祖籍江蘇,1955年生于安徽合肥。少年從軍,再當工人。1978年進入北大法學院,后赴美留學,獲碩士、博士學位。1992年回北大法學院執(zhí)教至今。先后發(fā)表論文、書評100余篇,出版過個人專著、文集和譯著20余部,包括:《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訂版,2007)《法官如何思考》(譯著,2009)《送法下鄉(xiāng):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修訂版,2011)《走不出的風景》(2012)《波斯納法官司法反思錄》(譯著,2014)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第三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