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民主理論研究在西方國家的興起,主要是因為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領域中各種社會矛盾的不斷演化和復雜化,資本主義代議制民主逐漸暴露出自身固有的局限性或民主的不徹底性。特別是當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不再滿足于充當消極、被動的“守夜人”角色,而是日益廣泛地介入經濟與社會生活過程的時候,各種利益集團和廣大民眾也不再滿足于維護傳統的政治權利和消極的個人自由權利,而是要求直接參與政治決策過程,謀求一種支持公民積極參與公共對話的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自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的政治實踐自始就內在地包含著民主協商的政治傳統,從而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及其制度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書既對協商民主概念的內涵、協商民主與選舉民主的關系、協商民主與政治過程的關系等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也對協商民主在理論上與實踐上所面臨的諸多困難問題做出了深刻的揭示和分析。本書探究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協商民主的關系、中國政治協商制度與協商民主的關系、中國社會基層協商民主的發(fā)展經驗和發(fā)展形式以及中國發(fā)展協商民主的歷史資源和歷史經驗等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