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物理學仰望量子群星:20世紀量子力學發(fā)展史

仰望量子群星:20世紀量子力學發(fā)展史

仰望量子群星:20世紀量子力學發(fā)展史

定 價:¥78.00

作 者: 魏鳳文,高新紅 著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科學與自然 物理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3643113 出版時間: 201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7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在自然科學中,量子力學不同于愛因斯坦相對論、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理論、摩爾根遺傳學、達爾文進化論,由于參與人數(shù)之多、跨越時間之長,創(chuàng)建之艱辛、給自然科學帶來的沖擊之大與變革之深,使它成為一門極其獨特的學科。這一學科由眾多耀眼的群星共同撐起,其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更跨越整整一個世紀。在事業(yè)的輝煌與歷史的滄桑之中,各位大師群星薈萃,各放異彩,構成密不可分的整體?!堆鐾孔尤盒牵?0世紀量子力學發(fā)展史》以玻爾、玻恩、薛定諤、泡利、海森堡、狄拉克、貝爾等三代量子力學大師為線索,介紹了他們的學術成就與研究方法,在學術質疑、詰難與爭辯中的物理對話,學術思想,人物的性格與人格,社會動蕩中的境遇,成功與失敗,以及他們的內心的沖突、友情、親情與師生情誼?!堆鐾孔尤盒牵?0世紀量子力學發(fā)展史》還記錄了20世紀量子力學的萌發(fā)、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的過程。這一過程根植于歐洲的自然哲學,得益于數(shù)學的思維模式與邏輯運用,此外,教育體制的寬松、學術的自由、頻繁的交流、嚴謹?shù)膶W風與社會的人文精神都促成了這一學科的發(fā)展。量子力學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發(fā)生在頻繁的戰(zhàn)亂中。各位大師的學術生涯伴隨著經濟蕭條與納粹迫害,清貧生活與流離失所,疾病困擾與饑餓災荒,不完全是成功與壯舉、熱鬧和輝煌,相反,既有挫折與失敗,也有內心糾纏不清的憂郁與孤獨,但以榮譽、責任、勇氣和自律為品性的高貴,對社會、對人類、對科學、對事業(yè)的擔當精神,成就了這些量子力學大師對科學的純真追求。《仰望量子群星:20世紀量子力學發(fā)展史》的史料直接來自二十幾部外文著作,像任何一部科學史書籍那樣,本書也有一個重要的宗旨,它所攜帶的歷史性、科學性與文化性的信息首先應是真實的,為了給出真實性的交待,本書清楚地注明了全部資料的來源和原始出處。

作者簡介

  魏鳳文,女,1938年11月生于北京,退休后長期旅居國外。曾是首都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高校電磁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曾長期從事普通物理和理論物理教學,也曾從事光學科研。曾發(fā)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科研論文兩篇、有關教學科研論文十余篇,主要著作有《時空物理縱橫》《廣義相對論基礎》《20世紀物理學史》《當代物理學進展》等。高新紅,女,1971年生于北京。首都師范大學物理系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物理教學和研究。發(fā)表論文《電磁學教學中形象思維能力研究》《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改進教法》等。著作有《物理演示實驗集錦》。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玻爾——原子量子論的開創(chuàng)者,量子力學的哲學與對話大師
曼徹斯特之行
揭開原子的量子秘密
關于原子譜線研究
原子量子論三部曲
對玻爾原子量子論的反響
玻爾原子模型的修正
元素周期性的研究
玻爾研究所
玻爾的國際影響
玻爾的研究方法
獲諾貝爾獎
關于互補性原理的思考
互補性原理
與薛定諤就兩種量子力學的對話
第五屆索爾維物理大會與巴黎大會
玻爾與愛因斯坦的第一次對話
玻爾與愛因斯坦的第二次對話——愛因斯坦的光盒子
原子核研究
玻爾與愛因斯坦的第三次對話——EPR理論
救援行動與逃亡
加速器與核裂變研究
海森堡造訪研究所
回到研究所
丹麥之子
第二章 玻恩——確定性世界的終結者
青少年時期
進入布雷斯勞大學
初到哥丁根
遭遇克萊因
再次遭遇克萊因
晶體點陣結構研究
婚姻與宗教
93宣言與愛因斯坦的友誼
從法蘭克福到哥丁根
玻爾理論與非連續(xù)性的突破
量子力學的突破性進展
薛定諤波動力學的問世
波函數(shù)的幾率詮釋
“確定論”的終結與“因果律”
瘋狂的小鎮(zhèn)
玻恩與奧本海默
哥本哈根學派的亮相
婚姻危機與瑪麗婭·葛培特
離開哥丁根
從“叢林課堂”到劍橋
未知的未來
在愛丁堡大學
遲到的諾貝爾獎
第三章 薛定諤——波動力學理論的創(chuàng)建者
青少年時期
進入維也納大學
早期研究
初探廣義相對論與色彩學研究
蘇黎世,早期原子量子論研究
關于波動性的思考
波動力學的創(chuàng)立
破解矩陣力學與波動力學的關系
洛倫茲的反應
與同行的交流
與玻爾之爭
訪問美國
在柏林
納粹與科學
在牛津
格拉茨事件
逃出奧地利
來到都柏林
波函數(shù)的統(tǒng)計性詮釋、“坍縮”與“薛定諤貓”
統(tǒng)一場理論研究
哲學思考及著作
什么是生命
永不止息
第四章 泡利——不相容原理之父
男孩子的物理學
復雜的身世
來到慕尼黑
恩師索末菲
令人倒霉的磁性
來到哥丁根
上帝的鞭子
惱人的“反常塞曼效應”
不相容原理的建立
泡利與海森堡
批評者泡利
關于電子自旋
蘇黎世時期
中微子概念的提出
赴美
寂寞的研究者
獲諾貝爾獎
病逝
第五章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的發(fā)現(xiàn)者
一個喜歡音樂和數(shù)學的少年
動蕩中的抉擇
研究生之父——索末菲
海森堡模型
“成功優(yōu)于手段”
量子三角
矩陣力學的誕生
兩種量子力學之爭
不確定性原理
與玻爾之爭互補性原理
美國之行
萊比錫理論物理研究所
量子電子場、鐵磁性研究
無限大詰難與空間點陣結構的設想
核結構與核力的研究
納粹風暴
獲諾貝爾獎第二輪大清洗運動
“德國物理學”運動海森堡-蓋革-維恩請愿書
索末菲繼承人之爭
宇宙射線研究
海森堡事件
海森堡事件的調查
核武器研究鈾俱樂部
哥本哈根之行
“ε-行動”戰(zhàn)后歸來
戰(zhàn)后研究宇宙方程
晚年
第六章 狄拉克——謹言少語的量子力學獨行俠
一位拘謹少言的人
冷酷的童年
大學
改變命運的數(shù)學課
初到劍橋
“第一飛人”
投身量子力學
正則變換與狄拉克方程
大蕭條中的局外人對正電子的預言
埃倫費斯特之死
對美的追求
教學與著作均如其人
年輕的盧卡斯教授與諾貝爾獎得主
獨有的“三棲”特征
惱人的“無限大困難”
婚姻與友情
晚年
第七章 量子力學第三代大師——關于“疊加態(tài)”“糾纏態(tài)”的研究與“量子真實”
歷史的回顧
光和物質的奇異性質——光子光學新說
楊氏雙縫和“薛定諤貓”
量子疊加態(tài)的坍縮——對貓實驗和雙縫實驗的解釋
“惠勒貓”——“延遲選擇”實驗
阿斯佩的延遲實驗與玻爾的互補原理
玻姆的量子糾纏態(tài)研究
貝爾及貝爾定理
西姆尼、霍恩、克勞瑟與EPR
阿斯佩等人的量子糾纏態(tài)實驗
量子糾纏態(tài)的其他實驗
量子遙傳學與密碼學研究
諾依曼與量子力學體系研究
多重宇宙詮釋
量子真實
不同的聲音
引文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