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833年10月21日,剛剛破產的諾貝爾家族迎來了一個病弱的小生命,誰也不會想到,正是這個面色蒼白、病魔纏身的孩子,后來竟成了擁有355項發(fā)明專利的大發(fā)明家,并成為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獎金的創(chuàng)始人。
1.諾貝爾獎頒獎儀式……1
2.愛好發(fā)明的父親…………4
3.在瑞典的童年時代…………8
二
一艘小船帶著全家駛離了故土,童年的生活結束了。工廠里機聲隆隆,生產出來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東西,父親說,這些是用來打仗的地雷和水雷,孩子們怎么也不明白,父親為什么要生產這些可怕的玩意兒。
1.初到彼得堡……14
2.夢想當詩人和小說家……18
3.對父親的事業(yè)越來越感興趣……22
三
對諾貝爾來說,科學和文學都有魅力,為了使他盡快地走上科學發(fā)明的道路,父親讓他到國外去學習新的科學與技術。17歲,一個人周游世界,見到了浩瀚的大海,但并未感到新奇,因為他心中的海洋比這更加廣闊。
1.到國外去學習……26
2.回到親人的身邊………31
3.與父親一起經營工廠………35
四
有一天,諾貝爾工廠來了兩位大學教授,他們帶來了一個神秘的小瓶。諾貝爾把小瓶放在手上,像注視一塊珍貴的寶石一樣,聚精會神地看了又看,從此,他便和瓶中的液體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后來關于爆炸物的所有重要發(fā)明,都與這種物質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1.神秘的液體———硝化甘油…………40
2.諾貝爾工廠宣告破產…………44
3.念念不忘硝化甘油的研究………46
4.艱難的實驗…………49
5.硝化甘油炸藥研制成功……53
五
實驗室發(fā)生爆炸,弟弟喪命。接連不斷的爆炸聲使人們談虎色變。聳人聽聞的謠言不脛而走,添枝加葉的報道四處流傳。人們稱他們?yōu)椤皩iT制造恐怖和炸藥的一家人”。
1.弟弟在爆炸中喪命………56
2.父親仍然奇想不斷………59
3.把工廠遷至無人地帶……62
4.連續(xù)不斷的爆炸聲………65
5.硝化甘油炸藥被禁………68
六
在一個小小的實驗室里,33歲的發(fā)明家給了世界一項時代的發(fā)明。也許這并不是他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但卻是他最聞名的一項發(fā)明。從此,硝化甘油不再是“恐怖”的代名詞,以前憎恨、反對諾貝爾的人也很快改變了看法。
1.達納炸藥研制成功…………72
2.引起了人們的巨大興趣……75
3.來之不易的金質勛章………78
4.不斷向世界擴展的諾貝爾工廠………82
七
人們對諾貝爾的每一項發(fā)明都倍加稱贊,但在他的頭腦中,所有的發(fā)明都是一個“半成品”,無論它多么成功,都不過是不斷發(fā)展這條長鏈上的一個“環(huán)”而已。破碎的試管劃破了手指,劇烈的疼痛使他難以入睡,一種新的炸藥卻由此產生了。
1.離開漢堡移居巴黎…………89
2.把資助別人看作自己的幸福……93
3.發(fā)明了威力更大的膠質炸藥……97
4.意外發(fā)現(xiàn)的巴庫油田…………101
5.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成立……104
6.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接納為會員…109
7.發(fā)明了混合無煙炸藥………112
八
諾貝爾登廣告招聘秘書兼管家,貝爾塔應招而至,不久卻不辭而別;諾貝爾信步跨進一家花店,怎么也沒有想到這一步竟跨入了愛情的領地,也跨入了煩惱的深淵。
1.應招而至的“秘書兼管家”……115
2.貝爾塔不辭而別…………………121
3.結識賣花女莎菲婭………………128
4.莎菲婭來到巴黎…………………131
5.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后悔………135
6.陷入了兩難境地………………138
7.不得不跟在她的后面跑………142
8.重見貝爾塔……………………145
9.一場愛情故事畫上了句號……148
九
諾貝爾一覺醒來,竟讀到了他本人的訃告;在短短的時間內,兩位親人離他而去;曾深深熱愛著的法國,卻踐踏了他一個發(fā)明家的榮譽;一場官司,使他付出了28000英鎊的訴訟費。
1.哥哥和母親相繼去世…………152
2.受到了法國當局的迫害………157
3.受到了不公正的判決…………162
4.心靈上留下了難以平復的創(chuàng)傷…165
5.永不停息地工作………………168
6.興趣不僅僅限于炸藥…………171
十
諾貝爾,這個曾被世人成為“軍火商”、“炸藥大王”、“靠制造毀滅性武器發(fā)大財?shù)拇髮崢I(yè)家”,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他的名字本身就意味著恐怖和戰(zhàn)爭。然而,他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卻立下了使他的名字永垂千古的遺囑。
1.關注世界和平運動……………177
2.資助和平事業(yè)…………………180
3.重新回到祖國瑞典……………183
4.資助探險家到北極探險………187
5.結束了不平凡的一生…………190
6.遺囑被公開……………………195
7.遺囑引起的風波………………198
附錄一:諾貝爾遺囑與諾貝爾獎獎金……202
附錄二:評獎機構與評獎制度…………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