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導論
0.1 “設計之城”——本書命題的緣起
0.2 本書的研究方法
0.3 相關研究成果
1 作為地理條件的城市空間
1.1 城市的發(fā)展——本書研究的背景
1.2 城市文化與設計
1.3 深圳的城市空間
2 扁平化的趣味空問
2.1 等級化趣味的一種表現
2.2 趣味的區(qū)隔
2.3 深圳的城市趣味
2.4 扁平化的趣味:一個適合設計發(fā)展的特征
3 設計的場域
3.1 “空問”與“場域”
3.2 設計場域的形成
3.3 設計場域的位置
3.4 “邊界”中的深圳設計場域
4 場域I:場域的自主
4.1 設計場內的行動者
4.2 設計師身份的獨立
4.3 以西方為范
4.4 新標準和新秩序
4.5 群體的獨立
5 場域Ⅱ:場域的擴張
5.1 超越:一種“在場”和“去場域化”的模式
5.2 對“平面設計在中國”的一種解讀
5.3 對“設計之都”的一種解讀
6 場域中的設計共同體
6.1 設計共同體形成的前提
6.2 設計共同體的結構
6.3 偶像和儀式:設計文化的傳播
6.4 設計共同體的規(guī)模
6.5 “設計之城”:一種超共同體的價值
7 設計共同體的一些特征
7.1 設計文化的共同體
7.2 文化共同體的意義
7.3 啟示與反思
參考文獻
后記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