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作家鹽野米松,對日本師徒三代宮殿木匠持續(xù)十年的采訪筆錄,分為天、地、人三卷。日本最后的宮殿大木匠西岡常一全心投入古建的一生,其唯一繼承人小川三夫創(chuàng)建要讓木匠吃飽飯的“鵤工舍”的歷程,二十個年輕學徒讓手藝長進體內的成長故事,天地人三卷不僅呈現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年的日本古建智慧與匠人之魂,而且紀錄片式地講述了一門古老技藝在現代的傳承。同時,其中的工匠口訣、師徒制度等內容亦可為普通讀者所借鑒,前日本駐華大使、伊藤忠商事前社長丹羽宇一郎認為《樹之生命木之心》是所有經營管理者的必讀之書。在鹽野米松采訪的二十二年之后,中文版譯者回訪了當年的學徒,了解到他們的近況,更**增補對鵤工舍目前唯一一名女徒弟的訪談。 【天卷】: 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法隆寺,是世界*古老的木構建筑群,時至今日仍以優(yōu)美之姿巋然屹立。支撐其體魄的不僅是木頭,還有世世代代奉公于法隆寺的工匠們。日本最后的法隆寺宮殿大木匠西岡常一,在日本采寫di一人鹽野米松的挖掘下,憶述自己投入古建筑的一生,從樹木的癖性談到如何構建匠心,從修復古建筑的經驗到世代傳承的法隆寺工匠口訣……他樸素而有力的講述,不僅讓人看到日本匠人忘我執(zhí)著的一生,也可一窺經歲月淬煉的古代日本建筑技術和智慧。 【地卷】: 千百年來,宮殿木匠的技藝是如何一代代傳承的?靠的不是數據,也不是文獻,而是一雙手傳遞到另一雙手中的記憶。在這“手的記憶”中,是已經傳承了一千三百年的智慧。西岡常一唯一的徒弟小川三夫,回溯了自己成為宮殿木匠的修煉之路,以及創(chuàng)建要讓木匠吃飽飯的宮殿木匠集體“鵤工舍”的歷程,宮殿木匠這一快要消失的業(yè)種自此重新開枝散葉。而在這一傳承的過程中,他們采取傳統(tǒng)古老而又費力費時的“師徒制度”,像對待木材一般,看透徒弟的癖性,因材施教地培養(yǎng),或許十年或許更長的時間,直至讓手藝長進體內。 【人卷】: 小川三夫創(chuàng)立的鵤工舍,聚集了形形色色想要當宮殿木匠的人。來此學徒的年輕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在一起生活的過程中,身體、人格、技藝都慢慢發(fā)生著變化。鹽野米松對這些學徒進行了紀錄片式的采寫,二十個不同的人生故事,透露出年輕匠人們的夢想與生活、堅持與退縮,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匠人世界,也由此看到一門承繼了千百年的古老技藝如何在新時代傳承。時隔二十二年中文版出版之際,譯者回訪當年的學徒,各人不同的近況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