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竹林七賢研究

竹林七賢研究

竹林七賢研究

定 價:¥78.00

作 者: 衛(wèi)紹生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學術(shù)書系·文庫
標 簽: 文學 文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9798379 出版時間: 2016-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以阮籍、嵇康等為代表的竹林七賢,是魏晉之際很為活躍的文士群體。他們追求自由、張揚個性、精于玄理、蔑視名教,并以獨特的方式來實現(xiàn)各自不同的人生追求。他們是魏晉玄學的倡導者,魏晉風度的實踐者,也是魏晉風度和魏晉名士的典型代表,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他們的思想理念、價值追求、處世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對魏晉以來的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對中國古代士人產(chǎn)生了深刻而復雜的影響。本書即是作者對竹林七賢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衛(wèi)紹生,男,1957年10月生,河南項城人。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文學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副會長、中國《文選》學研究會理事、河南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鄭州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中國文學和中原文化研究。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中原文化與中原經(jīng)濟區(qū)戰(zhàn)略研究”“河南動漫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等,多項科研成果榮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或二等獎?,F(xiàn)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圖書目錄

竹林七賢: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1
一 竹林七賢之稱的由來/1
二 竹林七賢緣何聚于山陽/2
三 竹林七賢的人生態(tài)度/4
四 竹林七賢的處世方式/6
五 竹林七賢的文學創(chuàng)作/8
六 竹林七賢的藝術(shù)風采/10
竹林七賢若干問題考辨/12
一 關于竹林七賢之稱/12
二 竹林究竟在何地/14
三 關于竹林之游的時間問題/18
竹林七賢緣何游于山陽/21
一 竹林七賢游于山陽的社會文化原因/21
二 嵇康的人格魅力與主導地位/26
三 山陽的地理優(yōu)勢和嵇公竹林的象征意義/29
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34
一 竹林七賢的玄學活動/34
二 竹林七賢的玄學思想/39
三 竹林七賢對魏晉玄學的影響/44
竹林七賢與魏晉飲酒之風/49
一 飲酒:竹林七賢的表征/49
二 縱酒:蔑視和對抗名教/52
三 浮誕:神似與形似之間/56
四 遺響:何其相似是醉鄉(xiāng)/60
竹林七賢的女性意識研究/63
一 兩漢女性的自主意識/64
二 魏晉女性的自主意識/66
三 林七賢的女性意識/71
四 竹林七賢作品中的女性形象/77
論魏晉風度的時代意義/81
一 魏晉風度與名士風流/81
二 魏晉風度的時代特質(zhì)/84
三 魏晉風度的時代意義/86
竹林七賢優(yōu)劣之爭的文化意蘊/90
一 竹林七賢優(yōu)劣之爭的緣起/90
二 竹林七賢優(yōu)劣之爭的深化/94
三 竹林七賢優(yōu)劣之爭的拓展/97
四 竹林七賢優(yōu)劣的文學評價/102
論阮籍與司馬氏之關系/108
一 阮籍對曹魏政權(quán)的基本態(tài)度/108
二 阮籍與司馬氏政權(quán)的關系/111
三 關于阮籍勸進的評價問題/117
論《世說新語》中的阮籍形象/124
一 縱情任情與為人至慎/124
二 志氣宏放與沉酣于酒/128
三 不拘禮法與至誠至孝/132
四 立體而真實的阮籍/136
嵇康研究中的幾個問題/139
一 嵇康與何晏的關系/139
二 嵇康寓居山陽的時間問題/142
三 嵇康究竟為何被殺/147
縱意塵表 希心世外——嵇康《高士傳》研究/153
一 《高士傳》的著錄與流傳/153
二 《高士傳》的材料來源/156
三 《高士傳》現(xiàn)存人物之數(shù)/160
四 《高士傳》的人物分類/164
五 《高士傳》的思想傾向及影響/169
山濤與竹林諸賢關系研究/173
一 山濤與竹林諸賢的關系/173
二 山濤是竹林之游的核心人物/176
三 從竹林之游看山濤的政治智慧/179
從“山公啟事”看山濤的吏治思想/183
一 吏治之要在于治吏/183
二 治吏之要首重銓選/186
三 山濤受賄的啟示/189
關于王戎其人的評價問題/192
一 王戎是否貪財好貨/192
二 王戎是否熱衷功名/195
三 對王戎典選的評價問題/199
四 王戎與魏晉玄學的關系/202
阮籍著述考論/207
一 《阮籍集》著錄及流變述略/207
二 《阮籍集》存目考述/211
三 阮籍佚文及雜言考論/215
四 阮籍散佚作品考述/220
《山公啟事》與山濤著述考/223
一 山濤著述考略/223
二 《山公啟事》現(xiàn)存篇目考述/226
三 山濤佚文考述/235
向秀著述輯考/240
一 向秀著述考略/240
二 《莊子注》佚文輯佚/247
三 《莊子音》佚文輯佚/254
四 《周易義》佚文輯佚/256
五 向秀雜言輯佚/257
劉伶著述中的幾個問題/260
一 劉伶究竟有無文集/260
二 劉伶存世詩文考論/263
三 劉伶雜言匯考/266
阮咸及其著述論略/270
一 見于正史和其他文獻著錄而失傳者/270
二 見載于《世說新語》劉孝標注引且可信度較高者/273
三 見載于其他文獻且著作權(quán)有爭議者/275
四 散見于古代文獻中的言論/280
五 阮咸的書法作品/282
六 關于阮咸的評價問題/283
王戎著述輯佚/286
竹林七賢年譜簡編/29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