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俄瑪牧導讀教程(彝漢對照)》由彝文典籍文獻編著而成,其中大部分為古彝語。典籍文獻經由不同地方人傳抄而成,自然有很多的方言成分。此外,書中還包括有部分用法靈活的詞語。這些古語成分、方言成分和用法靈活的詞語就是《勒俄瑪牧導讀教程(彝漢對照)》需要重點注釋的內容?!白⑨尅笔潜緯幹须y度大的工作,同時也是本書具特色的地方。其目的是化艱深為淺顯,化深奧為通俗,讓學生和讀者學有所獲,學有所得?!独斩憩斈翆ёx教程(彝漢對照)》“注釋”內容均用彝語,“注釋”對象包括我們認為難懂的詩句和上述的詞語。注釋的主要依據是語境,這種語境既可能是一個段落,也可能是前后的幾個詩句,根據一個詩句所處的上下文關系來揭示它的含義。詞的注釋有兩種,一是詞的用法,這包括了名動用法、動名用法、形動用法;二是詞的含義。注釋詞的含義時,由于沒有像漢語《十三經注疏》之類的資料可供參考,只能憑借我們所掌握的現有知識來述說。所以,在注釋一個詞的含義時,主要看能不能把所要注釋的詞拆開來分析解釋,可以拆開來分析解釋的是合成詞,不可以拆分的是單純詞。如果是單純詞就把它作為一個完整的單位來解釋,如果是合成詞,其解釋步驟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把它拆開為單個的語素來解釋,第二步是把拆開的語素再組合起來進行解釋。用來注釋的詞語,有的只有本義,有的可能具有本義和轉指義兩種含義。所謂本義是詞典上面找得到的意義,所謂的轉指義是根據語境揭示出來的在詞典里面找不到的意義。這兩種含義在注釋中用分號加以區(qū)分,即置于分號之前的含義為本義,置于分號之后的含義為轉指義。在書中所用的含義往往是轉指意義,這種情況在彝文釋義里面都有明確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