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是中國很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是古代國別體史料匯編。舊傳春秋時魯人左丘明撰,《太史公自序》云:“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爆F(xiàn)一般認為是先秦史家編纂各國史料而成?!秶Z》共21卷,分《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八個部分。其中,《晉語》多?!墩Z》是當時很受貴族統(tǒng)治者重視的一種記載,《國語》便是集合各國之《語》而編成的一部書,所以稱為《國語》。全書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以記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各國貴族言論為主,因其內容可與《左傳》相參證,所以有《春秋外傳》之稱?!秶Z》在內容上有很強的倫理傾向,弘揚德的精神,尊崇禮的規(guī)范,認為“禮”是治國之本。政治觀比較進步,反對專制和腐敗,重視民意,重視人才,具有濃重的民本思想。記錄了春秋時期的經濟、財政、軍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種內容,對研究先秦時期的歷史非常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