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川洋平,現(xiàn)為東京外國語大學大學院國際日本學研究院教授。簡歷:1988—1989年,任美杜克大學(路易斯安那州)亞太研究所助手,1992—1998年,任國際交流基金日本語國際中心專任講師,指導外國人日語教師的研修(1994—1996年,任悉尼日本語中心主任指導講師)。1999年至東京外國語大學,負責短期留學項目,擔任日語、日語教授法、認知語言學課程教師,在大學院負責教材學課程建設,并從事外國教育設施日語指導教員派遣事業(yè)(REX)的事前研修。截至2009年,任日本認知語言學學會大會實行委員。森山新,現(xiàn)為御茶水女子大學基干研究院人文科學系教授。簡歷:1991—2001年擔任韓國弘益大學、世宗大學專任講師,負責日語教學。曾任韓國日本學會、韓國外語教育學會常任理事。2001年至教御茶水女子大學任教,在大學院教授認知語言學特論(演習)、語言習得、教育特論(演習)、應用語言學研究(演習)等。截至2009年,任該校比較日本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日本語教育學會評議員、日本認知語言學會理事。潘鈞,1968年生于上海,1987年考入北京大學東語系日語專業(yè),1998年獲得北京大學東方學系日語語言方向博士學位,現(xiàn)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同志社女子大學、創(chuàng)價大學和法政大學留學、進修。著有《日本辭書研究》(2008)、《日本漢字的確立及其歷史演變》(2013);主編《現(xiàn)代日語語言學前沿》(2010)、“現(xiàn)代日語語言學叢書”(高等教育出版社,已出4種);合編《日語語言學》(2006)、《日語知識百題》(2007)、《日語概論》(2008)、《認知語言學入門》(2008)譯著《日語概說》(2002)、《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南歐卷》(2004);合譯《寫給大家的日語史》(2012)等;曾參加日本《講談社中日辭典》(1998)、《東方中國語辭典》(2004)、《講談社日中辭典》(2006)的編纂和日本小學館《進步英和中辭典》的中文版《英漢多功能學習詞典》(2009)的編譯。另發(fā)表論文近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