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安徽古籍叢書萃編》編輯出版之際,欣逢新時期安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步人而立之年!三十年來安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很值得認真地進行一番回顧總結。一九八一年,中共中央發(fā)布《關于整理我國古籍的指示》,成立了以李一氓同志為組長的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正式拉開了新時期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序幕。一九八四年,中共安徽省委決定建立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領導小組,由時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心一同志掛帥,聯(lián)合了省新聞出版局等政府部門和安徽大學等高等院校、研究單位,正式啟動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同年,安徽專業(yè)古籍出版單位黃山書社也宣告成立。安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三十年問,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堅持初衷,克服困難,在政府部門的支持和社會賢達的關心下,經過學者們的艱辛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安徽古籍叢書》的編纂出版?!栋不展偶畢矔纺Y了當代安徽傳統(tǒng)文化研究領域眾多學者與專家的心血和汗水。以昊孟復先生為代表,組成《安徽古籍叢書》一屆編審委員會,賡績安徽先哲編刊地方叢書盛業(yè),梳理文獻縫索,擬訂叢書子目,擘劃編纂體例。遵循嚴格的學術規(guī)范,《安徽古籍叢書》自一九八九年三月刊出一種——《舊聞隨筆》,截至二〇一三年底,連同修訂再版,出版已突破百種,成為我國當代古籍整理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收入《安徽古籍叢書》的各類古籍,既有朱熹、戴震、俞正燮、凌廷堪、程瑤田、黃生、包世臣、楊仁山、昊汝綸等學術巨擘的著作,也有張孝祥、錢澄之、方苞、方文、施愚山、姚鼐、昊敬梓等文學名家的作品;此外,包拯、朱升、朱元璋、阮大鐵、姚瑩、方孝標、劉銘傳等皖籍著名歷史人物的著述也盡在其中。正是因為歷代賢哲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使得《安徽古籍叢書》一經出版即蜚聲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