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在西方哲學史上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哆z世手稿》,簡稱《遺著》,是康德在人生的最后8年(1796左右—1804)傾盡心血寫成的手稿,如果從第一次于1882年在期刊上發(fā)表計算,《遺著》問世已有131年。對于《遺著》的研究,國外學界的探討方興未艾,近十年尤為重視,但國內學界關注不多。與此相關,“康德的批判哲學和《遺著》之間的關系問題”是當下國際康德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并主要形成了三種對立觀點:“墮落說”、“漏洞說”和“裂縫說”。本書是作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康德的(Opuspostumum)研究”的最終研究成果,作為我國國內第一部關于康德的《遺著》研究的專著,試圖揭開《遺著》與康德的其他重要著作如《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判斷力批判》、《純粹理性批判》)之間的深刻聯系,進而闡明《純粹理性批判》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先驗感性論”、“范疇的先驗演繹”、“圖型法”和“經驗的類比”)之間的深刻聯系及其論證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與國內主流解釋不同的、具有充分文本證據支持、邏輯自洽的解釋,旨在使學界加深對康德的《遺著》在其哲學中的重要性的理解,彰顯《遺著》在康德哲學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