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作者的話
第一章 導論
一、形成
二、特色
(一)創(chuàng)新工具
(二)創(chuàng)新技法
(三)創(chuàng)新理念
三、優(yōu)勢
(一)簡易可行性
(二)基礎工具性
(三)高效實用性
(四)新穎獨創(chuàng)性
(五)經典制衡性
(六)綠色保健性
四、論證
五、目標
第二章 總論
一、工具
(一)多功能粉筆
(二)多格粉筆盒
二、線條
(一)細實線
(二)粗實線
(三)中線
(四)虛線
(五)雙線
(六)多線
(七)曲線
(八)弧線
(九)暈渲
(十)暈紋
(十一)漸疏線
三、技法
(一)軌跡法
(二)運籌法
(三)封閉法
(四)輻聚輻散法
(五)扭滾法
(六)搖擺法
(七)手控法
(八)擦抹法
四、要領
(一)循序運筆
(二)形象析圖
(三)簡化細節(jié)
(四)暗線明描
第三章 分論
一、基本原理圖
(一)線段式
(二)遞進式
(三)象限式
(四)關系式
(五)綜合式
二、地圖與剖面圖
(一)地圖符號
(二)圖像分析
(三)作圖方法
(四)剖面圖
三、自然景觀畫
(一)無機環(huán)境
(二)有機環(huán)境
四、人文景觀畫
(一)環(huán)境保護
(二)資源
(三)能源
(四)農業(yè)
(五)工業(yè)
(六)交通運輸
(七)旅游資源
(八)民居
(九)國防安全
五、板書
(一)科學性
(二)啟發(fā)性
(三)關鍵性
(四)整體性
(五)多樣性
(六)藝術性
(七)精練性
(八)完整性
六、設計
(一)簡易性
(二)科學性
(三)典型性
(四)有序性
(五)對比性
(六)趣味性
(七)立體感
(八)均衡感
(九)色諧感
(十)動感
第四章幼兒園簡易板圖、板畫、板書教學基本功案例設計參考
一、幼兒園小班
(一)健康
1.刷牙
2.吃蘋果
(二)語言
1.眼睛
2.雨
3.長頸鹿
4.大公雞
5.謎語
(三)計算
1.“1”和“許多”
2.我會說“大”和“小”
(四)常識
1.這是什么水果
2.這是什么蔬菜
3.水有什么用
(五)音樂
1.《小雞在哪里》
2.《做早操》
3.《紅蘋果》
4.《春》
5.《小雨點》
(六)美術
1.大西瓜
2.收果子
3.節(jié)日
二、幼兒園中班
(一)健康
1.勤勞的手
2.我們的腳
(二)計算
1.比多比少
2.認識高矮
3.缺了什么
(三)常識
1.神奇的大自然——風
2.神奇的大自然——云、雨
3.記錄天氣
(四)音樂
1.《雞的一家在唱歌》
2.《鴨走步》
3.《小雨點》
4.《小鬧鐘》
(五)美術
1.畫幾何圖形
2.瓢蟲
3.金魚缸
4.龜兔賽跑
(六)活動整合課
1.我家門前小池塘
2.出海
3.沙漠中的交通工具——駱駝
4.交通標志——停、看、聽
5.鴨寶貝
6.“加1”的意義
三、幼兒園大班
(一)健康
1.誰的腳印
2.鞋
(二)語言——造句
(三)計算
1.魚兒加法
2.比輕重
(四)常識
1.環(huán)境保護
2.可愛的動物
3.動物怎樣保護自己
(五)音樂
1.《牧歌》
2.《小動物怎樣過冬》
3.《數字歌》
(六)美術
1.昆蟲世界
2.綠綠的山坡
3.海洋世界
(七)活動整合課
1.時間的記號
2.跳遠冠軍——袋鼠
3.青蛙的一家(繪畫)
第五章中小學各科簡易板圖、板畫、板書教學基本功案例設計參考
一、小學
(一)品德與社會
1.失敗怕什么
2.不和香煙交朋友
(二)語文
1.鵝
2.司馬光砸缸
3.稱贊
4.給予樹
5.稱象
6.蝙蝠和雷達
7.陶罐和鐵罐
8.泊船瓜洲
9.窮人
10.賣火柴的小女孩
(三)數學
1.11~20各數的認識
2.銳角和鈍角
3.24時計時法
4.三角形的特性
5.三角形的面積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7.圓的認識
8.圓的面積
二、中學
(一)語文
1.背影
2.那樹
3.孔乙己
(二)數學
1.點、線、面、體
2.“四邊形的關系”復習
(三)科學
1.植物的一生
2.血液循環(huán)
(四)地理
1.鋒面系統(tǒng)與天氣
2.地球表面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