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開始,在北京建筑大學環(huán)境學科相關研究的影響下,我走出校園,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騎河”(沿河騎行)活動。在此過程中,我用照片記錄下了北京一些河流的景色,非常直觀地體會到了北京的秀美如何因水而成。以這些照片為基礎,我申請并有幸得到相關資助,開始帶領團隊進行“北京市教委特色資源庫建設項目——水美北京”子項目的建設工作。在對很多河流、湖泊、濕地等水體的實地勘察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水美北京”,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水源干涸、水體污染等嚴重的現(xiàn)實問題。在北京這個嚴重缺水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中,很多水體有形而無神,喪失了生命的活力,失去了水的靈性。于是,在后期的研究工作中,我經常會想象,當年作為水鄉(xiāng)的北京展開的究竟是怎樣一幅壯美畫卷;更忍不住思考,曾經水網密布、河湖眾多,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北京為何在今日換了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