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陳家禮學術淵源 001
一、《內經》“脾胃學說”之影響 002
二、張仲景“脾胃為本”之影響 003
三、李東垣“脾胃論治”之影響 006
四、張錫純“衷中參西”之影響 009
五、薛生白“濕邪內外因”之影響 010
第二章 陳家禮病因認識 013
一、對濕邪致病的認識 014
二、對痰飲致病的認識 015
第三章 陳家禮診病要略 017
一、問診為先,必問食便 018
二、四診合參,尤重舌診 019
第四章 陳家禮辨證樞機 023
一、診病辨證,脾胃入手 024
二、“脾統(tǒng)四臟”,治病崇脾 027
三、善調氣機,燮理中焦 030
第五章 陳家禮治病精要 031
一、病證結合,衷中參西 032
二、預防養(yǎng)生,調攝心理 034
三、食藥互補,善用藥引 036
四、注重脾胃,善除濕濁 041
五、調理氣機,巧治諸病 043
六、治療肺疾,緊抓痰咳喘鏈 045
七、“黃芪桂枝五物湯”,除治諸痹良方 047
八、加用“血分”諸藥,緩解高血壓病 047
九、健脾除濕止瀉,首推“香砂六君” 048
十、扭轉樞機多用“小柴胡” 048
十一、“歸脾”養(yǎng)心巧治不寐 048
十二、升降清上降下,疏風散邪止痛 049
十三、諸法合用妙用,善除“胸痹”頑疾 049
十四、注重衛(wèi)氣營血,辨治溫瘟疫時病 051
十五、善除重病大病,辨證論治巧妙 052
十六、分清利濁,辨治發(fā)黃 055
第六章 陳家禮遣方特點 059
一、喜聯用小方 060
二、善用合方 067
第七章 陳家禮用藥倚重 071
一、注重藥物炮制與劑量 072
二、注重同出一物的藥物區(qū)別 077
三、注意同名異物中藥鑒別 079
四、注重“對藥”的臨床應用 080
五、注重特殊藥物配伍宜忌 082
六、重視藥物的煎服方法 085
七、利水藥物運用宜忌 086
第八章 陳家禮疾病辨治經驗 087
一、濕阻 088
二、濕溫 091
三、胃痛 096
四、痞滿 098
五、呃逆 101
六、泄瀉 103
七、便秘 106
八、哮病、喘證 110
九、喉痹 113
十、久咳 116
十一、眩暈 118
十二、頭痛 122
十三、中風 123
十四、黃疸 126
十五、心悸 127
十六、不寐 130
十七、癇病 132
十八、肩痹 135
十九、內傷發(fā)熱 139
二十、消渴 141
二十一、妊娠惡阻 144
二十二、水腫 146
二十三、耳鳴、耳聾 148
二十四、鼻淵 152
二十五、鵝掌風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