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北齊隋唐河東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

北齊隋唐河東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

北齊隋唐河東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

定 價:¥62.00

作 者: 張麗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6184387 出版時間: 201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北齊隋唐河東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綜合運用了文學、歷史及文獻學的研究方法,對北齊隋唐歷史時段內“河東”地域的家族文學文化現(xiàn)象進行了探討。所選擇的切入點是家族文化的視角,以此進入對這一時期“河東”地域文學及文化現(xiàn)象的分析。從隋唐之交“河東”地域的文化形態(tài)來看,王通王氏家族以《中說》《元經(jīng)》等為代表的學術論*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北方地區(qū)長期民族融合及文化融合的反映,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南方文化的積*影響。從“河東”地域的整體文化形態(tài)來看,王通《中說》的思想理念在當時具有深刻的多源社會文化背景因素,而具體表現(xiàn)出“三教可一”的文化體態(tài)。在儒學與經(jīng)學思想方面,王通的儒學思想是與他對傳統(tǒng)經(jīng)學的理解、對傳統(tǒng)經(jīng)學的重新認識相聯(lián)系的,其儒學觀由此表現(xiàn)出了新的特點。正史記載中的“河汾之地,儒道*新”的提法,本身也是對河汾儒學面貌認識的新體現(xiàn)。

作者簡介

  張麗,山西長治人。碩士就讀于南昌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專業(yè),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攻讀博士學位,方向為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2013年7月進入太原理工大學政法學院人文研究中心工作。2014年9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方向為民間文學與民俗學。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要招標項目“客家文化研究”的研究工作,主持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民間傳說與宗族關系研究——以贛縣白鷺古村為例》及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7批面上資助項目。在《北京大學學報》《江西社會科學》《人文雜志》《文化遺產(chǎn)》等中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十多篇文章。碩士、博士期間逐漸形成了以河東家族為中心的文獻、文學研究方法,博士后期間,進一步將興趣集中在田野中活態(tài)的宗族、家族文化考察,以分析還原宗族生活、歷史地理為目的,探究歷史形態(tài)中的房分、甲分等民俗用語的出現(xiàn)及*為豐富的民間民俗生活情態(tài)。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由都邑文學重心向地域文學研究傾向的轉移
二 地域文學研究的新舊思路
三 地域與家族之衍生品——區(qū)域家族文學研究的興盛
四 “河東家族文化與文學”選題的確立
第一章 河汾文化的源與流
第一節(jié) 河汾諸概念的溯源與辨析
一 河汾、河汾文化與河汾之學
二 河汾與河東的地理區(qū)分
三 河汾文化與河東文化
第二節(jié) 北齊至唐河東地域文學家的更替
第三節(jié) “儒道更興”背景下的河東地域
第二章 “鄴下風流”的出現(xiàn)與河東士人薛道衡的文學表現(xiàn)
第一節(jié) “鄴下風流”局面的形成及其與長安儒學文明的對峙
一 鄴都與長安文化表現(xiàn)之異同
二 鄴都文化的培植及與長安之差異性
三 詩歌和散文發(fā)展的傾向性差異
第二節(jié) 河東地域的文化及文學狀況
一 河東地域三大家族與鄉(xiāng)土之關系及其文學表現(xiàn)
二 進入北齊、北周后河東士人才情的不同體現(xiàn)
第三節(jié) 南人對薛道衡詩的接受及薛詩風格的地域歸因
第四節(jié) 隋唐之際河東薛氏的文學表現(xiàn)
第三章 隋唐河東王氏家族之文化流派
第一節(jié) 王通及其“河汾之學”的繼承性及新變
一 “河汾之學”出現(xiàn)的時空推測
二 “河汾之學”之舊型儒學與新型學說之特征
三 《中說》取法北周尊周公之政治傾向性
第二節(jié) 王度之學養(yǎng)及其思想構成
一 出入經(jīng)史、兼好“志怪”之學養(yǎng)特征
二 王度與王績處理儒道思想方式之異同
第三節(jié) 隋至初唐嘉遁之風與汾陰名士王績
一 唐初由隱致仕的風習
二 汾陰名士王績放誕外行下的儒學修習
三 王績詩賦的多面性特征及其取法淵源
第四節(jié) 王勃對王氏家族學養(yǎng)之繼承及其對儒道思想的擱置
一 王勃之著述與學養(yǎng)
二 “王、楊、盧、駱”稱序原因
三 王勃“宏博”之詩風及其中的儒道之因
第四章 “儒”與“俠”的矛盾及調和——王維“詩畫”藝術之成因探尋
第一節(jié) 北地尚武任俠風氣的蔓延
一 河東儒文化籠罩下的尚武尚俠之風
二 北方文士對武與俠的接受及詩歌表現(xiàn)
第二節(jié) “河朔”文學審美傳統(tǒng)的形成
一 初唐時期“河朔”與“江左”文學概念的提出
二 “河朔”文學審美傳統(tǒng)的形成
第三節(jié) 走向心靈的詩歌——王維之詩文與禪
一 《河岳英靈集》與河汾地域作家
二 唐詩選本中的王維詩
三 走向禪境的詩畫藝術
第五章 柳宗元與河東柳氏家族
第一節(jié) 河東柳氏家族之南北遷轉與柳宗元的家族文化地位
第二節(jié) 柳宗元之“文”論與“道”論
一 文人蜂起下的求“道”之論
二 “道”論與“文”論的離合傾向
三 清新自然的文風表現(xiàn)
第三節(jié) “比興”體與“著述”體的劃分及文類.
一 “文有二道”的理論觀點
二 散體文的表現(xiàn)手法
三 行狀體的特色
第六章 大歷以后新興的河東呂氏家族
第一節(jié) 河東呂氏家族的文化士人
第二節(jié) 大歷時期的呂渭到元和時期的呂溫
一 大歷士人呂渭的詩歌
二 呂溫的交游與詩文
三 永貞革新背景下的柳、呂并稱
第三節(jié) 道教徒呂巖的神化與其詩歌的仙化
一 正史記載的缺失與民間傳說中的呂巖
二 走向平民化的詩歌
結語
附表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