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輯 新媒體時代下的變革與融合
照微以仁,燭幽以明姜紅
紙媒“價值重構”
讓報紙“互動”起來
敢不敢開放辦報
將“讀者”變成“用戶”
數字化轉型“轉”什么
由“內容觀念”轉向“產品觀念”
僅靠“內容為王”救不了紙媒
如何“生存”,是個問題
這些內容生產方式,你造嗎?
有點蛋疼
主動“擁抱”移動化
采編也可項目化
將全媒體進行到底
第二輯 同質化競爭中的獨特與多元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如何獨特
不求變,難獨特
衍生和延伸
版面設置不能僵化
不可“草營”雙休日報紙
新聞呈現要多元化
時政新聞可以這么做
學會說故事
頭標無須格式化
新聞標題“三提”
新聞的“資源配置”
不要“雷同”
需要這樣的整合
有力、有用、有趣、有高度
財經新聞不要被邊緣化
讓“問政新聞”再熱起來
誰該上頭版頭條
民生服務信息少了點
屢讀《晨報》
今天報紙哪家強
“中泰之戰(zhàn)”點評
“新橋”報道哪家新
拼質量,不拼版面數量
第三輯 專業(yè)主義精神下的操作與取舍
躁體的非理性表現
應該問誰
有平衡,才會有客觀公正
讓誰滿意
不要當“鴕鳥”
訃聞報道,待開發(fā)的新聞富礦
讓新聞人做新聞事
不要傷害他們
莫要加塞署名
當新聞成為“死信”
做一個心中無憾的新聞人
尊重弱者的話語權
我們?yōu)槭裁礇]有抓住“周克華”
“水安全”報道哪去了
不因“事小”而不為
社會新聞不能全部依賴公檢法
到現場,抓活的
津津樂道就是好
“世界”編輯的基本功
拿什么感動讀者
四重“境界”
好策劃靠什么
新聞的價值判斷
搶與不搶
采編管理很重要
第四輯 社會道義面前的堅守和擔當
是什么讓我們的良心不得安寧
到底要記者跟什么保持一致
言和了!真相呢?
媒體需要成熟的“原聲”
記者部落里的“掮客”
讓我們相互關懷
守住你的獨立精神
媒體為什么唱“反調”
這是一個需要勇氣的傳媒時代
新聞為什么“陽痿”了
我監(jiān)督,故我在
他們是怎樣反輿論監(jiān)督的
首先對社會大眾負責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