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的界定
第二節(jié) 選題來源與意義
第三節(jié) 研究現狀與問題
第四節(jié) 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五節(jié) 本書的寫作框架
上篇 孔廟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一章 從祭孔到立廟
第一節(jié) 祭孔行于太學的意義
1.1 兩漢:太學祭孔
1.2 曹魏·西晉:掃壇為殿
第二節(jié) 立廟于學的初期階段
2.1 東晉:同學夫子堂與宣圣廟
2.2 南朝·同學與祭孔的興廢
2.3 北朝·國子學與太學的孔廟
第三節(jié) 地方官學與扎廟的逐步結合
3.1 兩漢宮學的設置及行禮
第三節(jié) 元
3.1 和林城與上都的孔廟
3.2 大都同子監(jiān)孔廟的易址與營建
3.3 國子監(jiān)孔廟的建筑規(guī)模
第四節(jié) 孔廟建制的階段性變化特點
4.1 孔廟行禮及祀位
4.2 廟制規(guī)格及建筑配置
第四章 地方孔廟的昔及與覆蓋
第一節(jié) 孔廟的修建與功能的完備
1.1 孔廟修建工程的組織
1.2 (廟學合一)的完備過程
第二節(jié) 孔廟的數據分析體系
第三節(jié) 孔廟的普及與覆蓋特點
1.3 兩宋:三次(興學)的廣度及南方地區(qū)的飽和
3.2 遼:五京學的輻射與環(huán)渤海灣的密布
3.3 金:戰(zhàn)事平息后中都、西 一線以南的發(fā)展
3.4 元:大統(tǒng)一背景下北方地區(qū)的激增及部分地區(qū)的從無到有
……
第二章 孔廟的制度化與表征
第三章 宋至元的都城孔廟及相關建制
第四章 地方孔廟的普及與覆蓋
下篇城市中的孔廟
第五章 明清的都城孔廟及歷代綜述
第六章 地方孔廟的選址與建筑布局
第七章 扎廟構成要素的演變考析
第八章 孔廟介入城市的特征考察
結論
附錄 個案研究
附錄1 淮揚城市文化教育圖景——城市文化教育建筑系統(tǒng)的區(qū)域性考察
附錄2 李氏朝鮮時期的成均館(國子監(jiān)》——東亞建筑文化視野下的比較研究
圖表說明
征引文獻
后記